宋代 :释清远
石龟不念岁月古,旧记已灭名尚留。道傍苍木老霜雪,涧畔野草随春秋。
讹传细读华阳传,灵迹独闻姚比丘。可凭定力验今昔,人间万事徒悠悠。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一
春来依旧一枝枝,同地同天道不疑。未彻之言人莫问,令余特地笑嘻嘻。
无著道人求赞
植杖望云何处,空山独立凝情。愧我萧然无物,谢伊装点相成。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八
圆明了知,不由心念。抵死要道,堕坑落堑。
龙门偶作五首 其四
初夜凉生早,微云卷太空。灯悬松竹露,帘捲薜萝风。
可笑千年事,能将一念通。相逢禅客间,细细话吾宗。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八
佛手驴脚生缘,黄龙元无此语。直饶恁么知之,我侬亦未相许。
奉报四海禅人,第一不得错举。
观音像赞二首 其二
旷大劫来不虚妄,言言故得皆真实。言念蒙光迅电飞,寻声救苦奔风疾。
千章万句离文字,异韵殊音垂秘密。现相宣扬遇此时,见闻颖脱欣今日。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八
如来妙色身,真实难藏覆。不挂本来衣,岂著娘生裤。
无忧树下降生时,南北东西行七步。行七步,度尽众生无所度。
五祖演和尚赞
遇冤则亲,传虚果当。刚硬齿牙,生铁肠脏。风清淮楚,道实宗匠。
不有智悲,子孙安向。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七
彼此老来谁记得,人前各自强惺惺。一坑未免俱埋却,几个如今眼子青。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七
祇知今日明朝,不觉今朝明日。事事一似安排,箭箭自然中的。
甜者甜于黄连,苦者苦过白蜜。吃得者般滋味,不妨逻逻哩哩。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二
在途在舍若为酬,莫把先师一例求。雄雄宇宙如王者,未免半边无髑髅。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四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绿水流。绿水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湖南旧说老杨岐,失却金毛师子儿。江南江北无觅处,龙门今日顺风吹。
顺风吹,啰啰哩,水急风高下钓矶。
祖师地种花及总颂四首 其二 种
从昔未曾迷,于今何所悟。祇缘种性深,更亦无别路。
题灵光台壁 其二
百骸溃散一日言,一物长灵异时语。一日长灵犹可知,异时溃散凭谁举。
可知所以有生灭,解举方能忘取与。光明寂照遍河沙,慎勿于中论尔汝。
颂古六十二首 其八
一回思想一伤神,不觉翻然笑转新。云在岭头闲不彻,水流涧下太忙生。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七
龙门三月半,大鼓声声唤。唤得一时来,特地生迷乱。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四
露柱多年出家,灯笼久已落发。佛殿坚持禁戒,三门近得休歇。
大事本来平等无著,清凉满月度尽草木,丛林一似阳和齐发。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四
大雄山下斑斑虎,触著伤人谁敢顾。亲遭一口老婆心,何曾用著腰间斧。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九
不动龙门内,行参古佛机。亲逢渠面目,肯话自容仪。
凡圣心平等,高低路坦夷。丹霞烧木佛,院主落须眉。
示围炉僧
炉边静坐默无言,勿论粗疏若市廛。冷暖此中看火色,祖师心印为亲传。
释清远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252篇诗文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五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
贤监院求赞
与太平四面夜坐
天台三大士像赞
题孙钦之养素轩
送禅人入京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一
花山
送郭大夫知钜野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
病中示光道者
悟首座图余幻质复求为赞
迷逢达磨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五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一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一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四
山中偶作三首 其三
如大师求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八
题灵光台壁 其一
颂古六十二首 其六十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四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
顺知藏求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十七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七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九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一
题四面法智禅师塔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三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七
智海化士乞颂
六句偈六首 其二 后念是圣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十五
和圭首座二颂 其二
张公寿求赞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九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
颂古六十二首 其六
龙门偶作五首 其五
再得旨退褒山成三偈代违和守钱公 其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二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七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六
白云端和尚赞
因举楞严经七处徵心成颂
十可行十颂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八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