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昕侍者求赞

昕侍者求赞

宋代 释清远

吾行尔随,吾唤尔应。唯随与应,不欠不剩。因吾识尔,此像果亲。

静而瞻之,道实绝伦。

诗人释清远的古诗

题灵光台壁 其一

宋代 释清远

吾初欲作真常语,更恐真常暗流注。不如不语人共知,人欲知之反劳虑。

崖头浮图示其相,台上野云飞不住。周游独步或可追,锦绣谷中归舍去。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十二

宋代 释清远

不起疏慵不进修,实无言说实无求。夺饥人口中之食,驱耕者手里之牛。

真快活,百无忧。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风流拍天流。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三

宋代 释清远

犊牛生子颇相谙,两眼通红色似蓝。把火照来无觅处,大家普请一时参。

颂古六十二首 其六十二

宋代 释清远

彼此且无相负累,行人无不失钩锥。虽然不瞎众生眼,也好拳头劈口槌。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二

宋代 释清远

遍界不藏全体露,丝毫有见事还差。会中谁是先陀客,不动纤尘便到家。

渊禅人求赞

宋代 释清远

似余似余,类我类我。我复谓谁,如火与火。描邈不就,迎随不果。

写出龙门,衲僧灾祸。

龙门偶作五首 其一

宋代 释清远

明月何皎皎,永夜入我室。照出万古心,念此百年质。

隔窗风露泫,拥毳衣衾密。迟迟不能寐,馀光在东壁。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五

宋代 释清远

登龙门下无凡客,不假风雷自有奇。三月进修从此始,经行宴坐可思议。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七

宋代 释清远

亲从家里来,家中何所有。持此一片石,广大坚且久。

灵山曾献佛,帝释聊举手。心中出何物,安乐并长寿。

因举楞严经七处徵心成颂

宋代 释清远

善逝明知直不邪,要穷妄识是空花。故令庆喜推心目,胜相初观始出家。

在内何缘昧肝胃,相知在外又成差。琉璃比眼还同境,闭障开明未有涯。

合处随生难定体,根尘兼带转蓬麻。世间一切都无著,水陆空行作翳瑕。

七处无归全失措,从兹始得遍河沙。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

宋代 释清远

一与山门作境致,见者顿超无学地。二与后人作标榜,凡圣悟迷皆一样。

若是丛林向上关,有人踏著喜无量。

肱维那求赞

宋代 释清远

识余者谁,请观端的。孰云丹青,谩劳寻觅。断云架巘,皎月在壁。

昭尔惺惺,悟兹寂寂。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一

宋代 释清远

了知一,万事毕,释迦弥勒欣今日。但得心安是处安,无灾无难无今昔。

要知佛法根源,记取五月初一。

病中示光道者

宋代 释清远

我病无形不可见,曼殊室利得深知。再三若欲通消息,推出床头木枕儿。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七

宋代 释清远

会既少,举尤难,丛林虽有日凋残。若欲明斯旨,应须离念看。

一人如领解,大众尽心安。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四

宋代 释清远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绿水流。绿水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湖南旧说老杨岐,失却金毛师子儿。江南江北无觅处,龙门今日顺风吹。

顺风吹,啰啰哩,水急风高下钓矶。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六

宋代 释清远

云中石塔摩星斗,定明禅师大张口。是你之言若解参,不必腰包天下走。

鸟对初阳自在啼,犬逢生汉连声吼。

六句偈六首 其四 后念非圣

宋代 释清远

后念非圣,万象明镜。不假薰修,本来清净。

山偈

宋代 释清远

动境遍娑婆,以之成逼迫。安心一处坐,从是虚生白。

逼迫何逼迫,膏火煎魂魄。虚白何虚白,广教扬孤翮。

良哉静者心,四海犹为窄。匹彼在动士,天地何辽隔。

故兹审观究,二者俱介僻。弃彼而奔此,安得有深益。

乐者自何至,苦者自何适。苦乐忘根绪,由夫征路陌。

路陌苟不征,耽耽本家宅。昔未厌瓦砾,今岂重金璧。

金璧有所重,瓦砾未可掷。瓦砾谓金璧,杀盗应非逆。

金璧谓瓦砾,圣贤失踪迹。金璧而金璧,瓦砾而瓦砾。

苦乐各平等,法法无假借。大空离众念,真实无改易。

乐而无乐相,苦亦无苦迹。苦乐同十虚,心门广开辟。

龙吟而凤鸣,天渊发金液。人不念诸道,饥口枉求食。

一也及夫此,曹溪称上客。因思贤圣人,不寐彻残夕。

时哉各勉旃,升沉在咫尺。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四

宋代 释清远

腊月扇子功勋绝,浩浩凉风动寥泬。岂止炎蒸六月天,暂时与君解烦热。

释清远

释清远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25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