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清远
祖佛场中不展戈,后人刚地起詨讹。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
渊禅人求赞
似余似余,类我类我。我复谓谁,如火与火。描邈不就,迎随不果。
写出龙门,衲僧灾祸。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六
大唐国里无禅师,不许会兮祇许知。著肉汗衫如脱了,方知棒喝诳愚痴。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一
雨从何来,不须寻讨。遍满虚空,拔济枯槁。定明妙应灵通,知府舍人台造。
真个是为雨为霖,莫不为忻为好。
龙门偶作五首 其二
叨叨林鸟啼,披衣中夜坐。拨火悟平生,穷神归破堕。
事皎人自迷,曲淡谁能和。念之永不忘,门开少来过。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五
尊者憍陈如,九旬最亲切。老少幸相依,上下皆欢悦。
瞻听离闻见,承览亦超绝。四海五湖人,勿谓真机泄。
题灵光台壁 其二
百骸溃散一日言,一物长灵异时语。一日长灵犹可知,异时溃散凭谁举。
可知所以有生灭,解举方能忘取与。光明寂照遍河沙,慎勿于中论尔汝。
花山
石龟不念岁月古,旧记已灭名尚留。道傍苍木老霜雪,涧畔野草随春秋。
讹传细读华阳传,灵迹独闻姚比丘。可凭定力验今昔,人间万事徒悠悠。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十二
南阎浮提人,就中多闹乱。无想四禅天,根性最迟缓。
迟速不同伦,染净难回换。两个五伯文,元来是一贯。
贯贯,哑子拍手高声唤,聋人听得佯不管。天明日出是夜半,智者大师谭止观。
示道三偈
坐断千差古路头,解开种岸济人舟。明明一句该群象,善唱非声作么求。
龙门偶作五首 其三
呜呜鼯鼠啼,时人皆不喜。得意即相呼,意去当自止。
吉凶由之生,吾未见其理。此言如未闻,大梅有宗旨。
昕侍者求赞
吾行尔随,吾唤尔应。唯随与应,不欠不剩。因吾识尔,此像果亲。
静而瞻之,道实绝伦。
物我无差
青山是我身,流水为我命。养之以四时,萧然自条正。
覆育诸众生,六度自修省。栽花种菩提,拂石要安静。
不见杨柳飞,自有蒲萄影。玩之且不厌,去亦无冤竞。
一性一切性,娑婆大圆镜。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二
悟人千个道无忧,肯信遭他第二头。寂寞山花寒食后,夕阳西去水东流。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四
君命重宣降薜萝,不容静处萨婆诃。襕衫席帽寒酸甚,又向人前唱哩啰。
去年梅,今岁柳,颜色馨香依旧。人渐老,水长流,无心道合头。
龙门偶作五首 其一
明月何皎皎,永夜入我室。照出万古心,念此百年质。
隔窗风露泫,拥毳衣衾密。迟迟不能寐,馀光在东壁。
题徐四翁壁
徐翁活计天真,年老无喜无嗔。参取面前桑树,乾坤不出一尘。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八
木平山里人,貌古言复少。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坏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城郭今日来,一沤曾已晓。
顺知藏求赞
色里胶青不见形,影中所以邈吾真。吾真定有非形碍,为对凡夫显幻尘。
尘既显,道弥新,不贵西来彼上人。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九
黄金为骨玉为棱,莫把他家此日寻。多少从来悟心匠,尽将底事继威音。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六
开一片田,密密绵绵。两顿粥饭,其道自办。山僧一夏,与诸人相见。
自是诸人不荐,若或荐成一片。是什么一片,看取当门箭。
释清远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252篇诗文
题灵光台壁 其一
白云端和尚赞
智海化士乞颂
动静常一
无著道人求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二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二
应缘不错
起晚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四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九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四
偈颂觉觉二首 其九十七
六句偈六首
因举楞严经七处徵心成颂
与太平四面夜坐
六句偈六首 其二 后念是圣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一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四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八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九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八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九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
龙门偶作五首 其五
颂古六十二首 其六十二
六句偈六首 其五 前念即凡
颂古六十二首 其九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八
天台三大士像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三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四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二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五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七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 其五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二
了妄元真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九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五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六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一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三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