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念佛三昧诗

念佛三昧诗

宋代 释遵式

万感外形骸,俨然虚堂寂。
明毫冠群彩,幽神资始绩。
妙象非夙预,俗览岂良觌。
析之会入微,清玩心无怿。

诗人释遵式的古诗

十六观经颂·佛菩萨像观第八

宋代 释遵式

诸佛如来法界身,遍入众生一切想。
智者当观此想心,是心即佛菩萨像。

十六观经颂·上品上生观第十四

宋代 释遵式

慈心不杀持众戒,读诵大乘方等经。
修行六念回向愿,临终化佛悉来迎。

酬伉上人

宋代 释遵式

鸟外清閒极,谁能更似君。
山光晴后见,瀑响夜深闻。
拾句书幽石,收茶踏乱云。
江头待无事,终学弃人群。

十六观经颂·水观第二

宋代 释遵式

次作水想见西方,一切皆为净土水。
既见水已想成冰,皎然映彻琉璃地。

十六观经颂·下品上生观第十六

宋代 释遵式

若人虽不谤尊经,造众恶业无惭愧。
临终遇劝念弥陀,生彼十劫得初地。

十六观经颂·日观第一

宋代 释遵式

正坐面西想日轮,见日欲没如悬鼓。
见已闭目开目间,皆令明了心坚住。

改祭修斋决疑颂

宋代 释遵式

鬼神随处有,谄诳世间人。
祭鬼都无福,空增杀业因。

为檀越写弥陀经正信偈发愿文

宋代 释遵式

稽首十方佛,弥陀圣中尊。
方等修多罗,一切法宝藏。
观音及势至,大地菩萨僧。
我以诚信心,刻板并印造。
阿弥陀经卷,及以正信偈。
旋造各一万,施四众受持。
偈以发信心,经以资读诵。
若有每日中,至少诵三卷。
年诵千八十,十年万八百。
况复多诵者,及历多年数。
如是积功德,自然生佛前。
我此万卷经,随所流布处。
极少得一人,诵持生净土。
我愿承此力,决定生彼国。
况复于多人,人亡经复在。
展转相传授,是名无尽灯。
灯灯相照耀,破生死长夜。
显出佛菩提,究竟悉同生。
常寂光净土,持此清净福。
回向奉群亲,我国圣帝王。
及圣后圣位,仁寿各万年。
覆育群氓类,我父母眷属。
怨亲非怨亲,咸承胜善根,
同生安养国。

十六观经颂·上品下生

宋代 释遵式

深信因果奉大乘,但发无上菩提意。
以此功德回愿生,生已当住欢喜地。

十六观经颂·树观第四

宋代 释遵式

四观宝树七重行,宝叶华敷妙宫殿。
宝幢幡盖影重重,十方佛国于中现。

改祭修斋决疑颂 第二疑:现见世人病患,祭祀获安,何言无福耶? ...

宋代 释遵式

正信天龙护,邪神岂奈何。但知常念佛,灾怪自消磨。

改祭修斋决疑颂 第十疑:既不许祭祀,或家眷死亡堕在鬼趣,云何 ...

宋代 释遵式

鬼道常饥渴,当生怜悯心。能蠲口中食,佛赞福田深。

十六观经颂·观音观第十

宋代 释遵式

观音菩萨紫金身,眉间毫相七宝色。
流出光明满十方,光中化佛无数亿。

十六观经颂·总观第六

宋代 释遵式

众宝国土宝楼阁,宝树更兼池间错。
此个总观若成时,名为粗见彼极乐。

放生慈济法门

宋代 释遵式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
无有暂停时。如此等六法,
名为六情根。一切业因缘,
皆从妄想起。妄想如幻焰,
亦若空中花。迷倒不觉知,
为诸惑业缚。永堕三途界,
没在众苦中。不闻正法音,
何曾知忏悔。惟愿十方佛,
菩萨众大师。慈力与冥加,
令其知发露。无始一切恶,
今日悉消除。毕故不造新,
常当修梵行。未脱傍生难,
余命愿安乐。筌网及虞罗,
愿不相值遇。饮啄随时足,
饥渴永不逢。相见起慈心,
愿不相吞噉。当承三宝力,
誓脱众尘劳。毕此苦类身,
愿生诸佛国。弥陀广慈愿,
不舍一切生。观音慈愿深,
常游五道界。愿舒五色臂,
拔我出轮回。傥若命终时,
愿垂亲接引。救我厄难得,
菩萨大檀那。悯我临汤火,
舍财赎我命。须弥与大海,
徒自谓高深。檀那今日恩,
高深不可比。现生增福寿,
眷属悉团圆。来世受身时,
愿同生佛国,和南贤圣众。

五峰合涧诗·月桂峰

宋代 释遵式

嫦娥戏仙桂,掷子落人寰。
秀颖发矫林,芳馨胜远山。
兔边甘百上,鸟外谁一攀。
月里催人老,云根伴余闲。
余霞照海甸,高翠暖湖关。
康乐不在哉,猿来空庭间。

十六观经颂·华座观第七

宋代 释遵式

七想莲华妙台座,广大弥陀愿力成。
作此想时心不乱,定当极乐国中生。

五峰合涧诗·合涧

宋代 释遵式

灵峰天竺寺,水向南北流。
源远无竭时,石渠平且修。
潭洁照台馆,岸滋蔚松楸。
晚霁起长虹,夜寒吟潜虬。
余居山水中,炎夏长如秋。
飞梁会一泻,清响出林邱。

释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赞佛偈

宋代 释遵式

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终者。
令随悟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土。

十六观经颂·中品上生观第十五

宋代 释遵式

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回向愿。
命终生彼闻法音,应时即得阿罗汉。
释遵式

释遵式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6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