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题丹丘梵才上人山居

寄题丹丘梵才上人山居

宋代 释遵式

禅家真隐处,翠谷倚城隍。
海近云归早,山孤鸟云长。
石当泉脉润,风度柏枝香。
此地容吾否,中霄去意狂。

诗人释遵式的古诗

每日念佛忏悔发愿文

宋代 释遵式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连华生。
亲见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知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十六观经颂·无量寿佛身观第九

宋代 释遵式

无量寿佛金色身,光明普照群生类。
勤修智者系心观,诸佛现前同授记。

十六观经颂 普往生观第十二

宋代 释遵式

端想身生极乐界,莲华合闭身居内。华开见佛满虚空,水鸟树林宣法偈。

五峰合涧诗·飞来峰

宋代 释遵式

乾坤持中枢,动运非物图。
欝欝彼灵鹫,物物如飞凫。
层空累怪石,古木生其膚。
仁虎终安栖,白猿时号呼。
钱源注鲛室,谢月扬天衢。
曩喆多遗尘,清风来四隅。

十六观经颂·日观第一

宋代 释遵式

正坐面西想日轮,见日欲没如悬鼓。
见已闭目开目间,皆令明了心坚住。

十六观经颂·杂往生观第十三

宋代 释遵式

重想弥陀二菩萨,神通变现事如前。
杂沓观成无量福,定生安养奉金仙。

十六观经颂·下品上生观第十六

宋代 释遵式

若人虽不谤尊经,造众恶业无惭愧。
临终遇劝念弥陀,生彼十劫得初地。

十六观经颂·佛菩萨像观第八

宋代 释遵式

诸佛如来法界身,遍入众生一切想。
智者当观此想心,是心即佛菩萨像。

寄题丹丘梵才上人山居

宋代 释遵式

禅家真隐处,翠谷倚城隍。
海近云归早,山孤鸟云长。
石当泉脉润,风度柏枝香。
此地容吾否,中霄去意狂。

念佛三昧诗

宋代 释遵式

万感外形骸,俨然虚堂寂。
明毫冠群彩,幽神资始绩。
妙象非夙预,俗览岂良觌。
析之会入微,清玩心无怿。

隋观法师塔

宋代 释遵式

五六百年内,金躯亦化尘。
方知新冢上,尽是古人身。
白发争名急,青山送骨频。
除师灵塔外,一一好沾巾。

五峰合涧诗·合涧

宋代 释遵式

灵峰天竺寺,水向南北流。
源远无竭时,石渠平且修。
潭洁照台馆,岸滋蔚松楸。
晚霁起长虹,夜寒吟潜虬。
余居山水中,炎夏长如秋。
飞梁会一泻,清响出林邱。

为檀越写弥陀经正信偈发愿文

宋代 释遵式

稽首十方佛,弥陀圣中尊。
方等修多罗,一切法宝藏。
观音及势至,大地菩萨僧。
我以诚信心,刻板并印造。
阿弥陀经卷,及以正信偈。
旋造各一万,施四众受持。
偈以发信心,经以资读诵。
若有每日中,至少诵三卷。
年诵千八十,十年万八百。
况复多诵者,及历多年数。
如是积功德,自然生佛前。
我此万卷经,随所流布处。
极少得一人,诵持生净土。
我愿承此力,决定生彼国。
况复于多人,人亡经复在。
展转相传授,是名无尽灯。
灯灯相照耀,破生死长夜。
显出佛菩提,究竟悉同生。
常寂光净土,持此清净福。
回向奉群亲,我国圣帝王。
及圣后圣位,仁寿各万年。
覆育群氓类,我父母眷属。
怨亲非怨亲,咸承胜善根,
同生安养国。

地狱界偈

宋代 释遵式

三界无别法,一切唯心造。
是故于日夜,当心勤观心。
心欲起诸恶,速灭如救然。
心欲起诸善,爱护如珍宝。
行恶虽少顷,未来受苦长。
为善向菩提,永证常乐果。

改祭修斋决疑颂 第九疑:凡修斋福,并读诵经典,当回向家宅何等 ...

宋代 释遵式

作福常回施,天龙善鬼神。威光常覆护,使汝免灾迍。

十六观经颂·下品下生

宋代 释遵式

有作五逆十恶业,应堕地狱受诸苦。
临终遇劝念弥陀,决定超生于彼土。

赠智伦弟

宋代 释遵式

溪竹拥疏帘,溪云冷不厌。
千岩唯虎伴,一讲许诗兼。
煮茗敲冰柱,看经就雪簷。
有时开静户,寒日下峰尖。

十六观经颂·中品中生

宋代 释遵式

若人至心一日夜,持戒持斋无破缺。
以此功德回愿生,七日华敷成记莂。

十六观经颂 下品下生

宋代 释遵式

有作五逆十恶业,应堕地狱受诸苦。临终遇劝念弥陀,决定超生于彼土。

改祭修斋决疑颂 第十疑:既不许祭祀,或家眷死亡堕在鬼趣,云何 ...

宋代 释遵式

鬼道常饥渴,当生怜悯心。能蠲口中食,佛赞福田深。

释遵式

释遵式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6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