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渔翁系叶舟,远映枫林宿。手携双白鱼,呼儿爨山竹。
深夜寂无人,明灭寒江曲。
五哀诗·李牧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雅俗共为乐,风光如有期。
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
占花分设席,爱柳就张帷。华毂争门去,轻帘夹路垂。
三川云锦烂,四座玉山攲。叠鼓传遥吹,轻桡破直漪。
清谈何衮衮,和气益熙熙。想见周南俗,当年播逸诗。
再使河北
清风台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 其二
昔日程文士,中间侍坐宾。游陪惭晚辈,待遇过它人。
方叹龙门远,俄惊马鬣新。西园行乐处,引领但沾巾。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神林从二首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送扬太祝知长洲县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其六
双双春燕飏云霄,楚国宫深乐事饶。会待急管繁弦际,试取纤条并舞腰。
归田诗 其二
绂冕诚虚器,簪裳悉畏途。触机身未保,好直道先孤。
甔石曾何有,田园浪更无。可能推两耜,沮溺共为徒。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一
天祐休明祚,时生隽杰臣。贤科首多士,宰府泽生民。
焕烂三台正,冲融四海春。欲知甄冶力,试问白头人。
首夏二章呈诸邻
又和开叔
寒梅犯雪荣,大隐久专名。异种生江渚,何年到洛城。
色如虚室白,香似主人清。响使吴儿见,不思菰菜羹。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罾鱼者
弱筱絓轻丝,尽日寒溪侧。获少近知无,溪鱼皆尔识。
送贤良陈著作
海隅方万里,豪隽几何人。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
声华四方耸,器业一朝伸。佗日苍生望,非徒泽寿春。
上巳日与太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冠盖郁相依,名园花未稀。游丝萦复展,狂絮堕还飞。
积弩遗风陋,兰亭旧俗微。何如咏沂水,春服舞雩归。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同子骏题和乐亭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
哭公素 其二
送不疑知常州
柏梯寺
又和秋怀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
送醴与子才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 其一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延安道中作
送计先辈
赏花钓鱼二首 其二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八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八 芙蕖轩
和子渊元夕
闲居呈复古
太博同年叶兄纾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其三
送冷金笺与兴宗
送王太祝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游李卫公平泉庄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一
齐山诗呈王学士
送致仕朱郎中令孙
和张推官同年 其二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又寄题陟屺寺
游山呈景仁
送光禄王卿致仕归荆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子厚先生哀辞
紫微石
送向防禦
或谓光嗤景仁谈禅而自谈又因用前韵为景仁解禅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二
和明叔九日
药轩
送祖择这守陕
故翰林彭学士
又赠谓之
独乐园七题·钓鱼庵
送师道知长溪朋友因归省觐省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四 飞盖园
又和惜春谣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梦稚子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喜李侍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