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东郭先生履半穿,禦冬深愧主人贤。应怜道上雪欲积,意使炉中灰复然。
曲糵暗添寒酒力,图书共免湿薪烟。茅斋斗似饶光彩,客至何忧腊后天。
送晁校理
鸡犬相闻桑柘春,风光明润帝乡邻。群峰斜转太行角,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同次道陪晏琼林
和昌言官舍十题·兰
送丁正臣知蔡州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括苍石屏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括苍道里远,致此良亦难。
层崖万仞馀,腾出浮云端。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馀闲。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和秉国寄子骏尧夫二留台
一台二妙日追游,琥珀香醪白玉瓯。相下不厌贤者意,尚言执友欠龙头。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二
邦光华衮襚,家宝素书陈。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台无复晓,柏径不知春。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致政邵少卿挽词
钓鱼有感 其二
野钓披榛竹,无人知往来。高空飞不下,鸥鸟已相猜。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斋宫涂中有作
山中早春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送云卿知卫州
呈张子贱
近时洛社名真率,箪食壶浆取次游。试问西来老朝散,可能同志便相收。
送计先辈
红尘久帝城,高价动公卿。竹柏寒方茂,骅骝老更成。
冰霜驱马瘦,书剑束装轻。丞相虚东阁,遥知倒屣迎。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二十六日南园为
晚归书室呈群倚
咏史 其一
不事王侯者,翛然郑子真。开田谷口美,荷锸白渠春。
德化移乡曲,声光动搢绅。一时钟鼎贵,磨灭彼何人。
五哀诗·李牧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又七言
又和南园真率会见赠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送物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送冷金笺与兴宗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居洛初夏作
初夏独游南园二首 其二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其二
题传灯录
和张推官同年 其二
夏日西斋书事
九日怀聂之美 其二
八月十五日夜宿南园怀王君贶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游三门开化寺
瞑目
复用三公燕集韵酬子骏尧夫
饮吴之才家
再和秉国约游石淙
杕柏寄傅钦之 其三
和昌言官舍十题 其五 蜀葵
得菊并诗
送吴仲庶知江宁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谒以诗寄之
张元常挽歌二首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客中初夏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 其二 静坐
赠河中通判朱郎中
西台诗二十四韵
太博同年叶兄纾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
柏梯寺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一 舟中夜坐
又和六日四老会
送惠思归钱塘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
送赵殿孙归成都
园樱伤老也 其三
送仲更归泽州
送聂秘丞 其二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
送守哲归庐山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四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间眠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石阁春望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四 飞盖园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和君贶宁河阳侍中牡丹
又寄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