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八月十五日夜陪留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
经岁侍佳节,无如阴霭何。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
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庾公兴不浅,久为驻鸣珂。
谢王道济惠古诗古石器
题杨中正供奉洗心堂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脍肉纷银缕,兰芽蔟紫茸。太官遵旧俗,岁岁与今同。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三
荷底清涟照绮罗,长安公子旧情多。踌躇不去知君意,重唱吴音白纻歌。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用韵再呈
寿安杂诗十首·藏珠石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贫家不办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风摇雨渍不耐久,未及三载俱离披。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郑侍郎
云梦气回复,比肩生隽豪。司农家学富,廷尉里门高。
骐骥昔千里,凤凰今一毛。即邱馀庆在,终应吕虔刀。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登临传胜绝,怅息未成游。山气高凌霁,湖光碧照秋。
烟疏茶灶迥,灯冷竹房幽。安得聊凭槛,萧然洗客愁。
西台诗二十四韵
晚晖亭
光顷为诸生常受经于钱丈学赋于张丈今乃叨忝同为侍臣蒙钱丈置酒张 ...
畴昔胜冠日,曾为绛帐生。九言闻至教,一顾得虚声。
不意叨严近,于今接老成。宁须诗酒赐,侍坐导知荣。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秋山对疏牖,羁客倦登临。雨后岚光活,晴初落照深。
素波明别浦,赤叶照衰林。伫目寂无语,何人知此心。
柏梯寺
凿石开蹊峻,登崖置阁危。笑谈空谷应,步武白云随。
众壑如翻浪,邻州若布棋。何当遂栖隐,身世两相遗。
八月十王日夜寄友人
和人苇花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钓鱼有感 其二
野钓披榛竹,无人知往来。高空飞不下,鸥鸟已相猜。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昌言宿州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
谢兴宗惠草虫扇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又和南园真率会见赠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二
赏花钓鱼二首 其一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一
贻夸者
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
晚食菊羹
又赠谓之
夏日过陈秀才园林
送五太祝知伊阙
资善堂宴饯应诏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 其二
寄题张著作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
上巳日与太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饮吴之才家
又和二月五日风雪
雪寒取酒
送云卿知卫州
自用前韵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钱子高挽歌二首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乐轩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九日怀聂之美 其二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孟尝君歌
送李学士
同子骏题和乐亭
喜李侍郎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又击毬
又和留题定襄驿
八月十五日夜宿南园怀王君贶
送刘观察知洺州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六
送周寺丞畋知洛南
春贴子词 其五
五哀诗·屈平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
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
送谢都官
重经车辋谷
送文慧师归眉山
雪霁登普贤阁
陶侃惜谷
寄题兴州晁都官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