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五 静斋
□□□□□,□□□□□。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
时闻山鸟呼,未得全幽寂。
赏花钓鱼二首
送周密学真定安扶使
送五太祝知伊阙
郑侍郎
云梦气回复,比肩生隽豪。司农家学富,廷尉里门高。
骐骥昔千里,凤凰今一毛。即邱馀庆在,终应吕虔刀。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孟尝君歌
君不见薛公在齐当路时,三千豪士相追随。邑封万户无自入,椎牛酾酒不为赀。
门下纷纷如市人,鸡鸣狗盗亦同尘。一朝失势宾客落,唯有冯驩西入秦。
再和秉国约游石淙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佳城郁郁閟英灵,幸有文章见典型。开卷未终双袖湿,目前彷佛对渊庭。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二
君家牡丹今盛开,二十四枝为一栽。主人果然青眼待,正忙亦须偷暇来。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
和景仁题崇福宫 其一
历历山头雪,冷冷松下风。樽中亦有酒,恨不与君同。
又和惜春谣
喜景仁直秘阁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二
素发青眸七十馀,未尝游学只安居。旁无几杖身轻健,应为心闲得自如。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
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
张元常挽歌二首
雪霁登普贤阁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大河之曲多宽闲,牧田枕倚长堤湾。乌栖鹊散堤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
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
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
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翻光凝碧色。星疏河淡夜初长,展转空亭奈孤客。
洞箫音律京君明,可怜骨朽不更生。安得使传哀怨意,为我写之羌笛声。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
园中书事二绝
先春亭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五
春贴子词 其六
重过华下
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
又寄献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其二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和张推官同年 其二
题太原能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
送丁秘丞知雍丘
忝职谏垣日负忧畏缅思云夫处士老兄萧然物外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送李学士使北
又寄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送祖择之
故翰林彭学士
送昌言宿州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
正月二十四日夜雪
又绝句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题致仕李太傅园亭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一
过故洛阳城
送草伯镇知湖州
训俭示康
宋相国挽辞二首
又和秋怀
送致仕朱郎中令孙
致政王侍郎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投
同次道陪晏琼林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
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
晓景亭
执酒
梅圣俞挽歌二首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斋宫涂中有作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
重九日忆菊
沉阴欲雪与同列会饮南斋
泉水诗送吴都官分司归知州
送王校理守琅琊
武成斋奉酬吴冲卿寺丞太学宿直见寄二首
谢兴宗惠草虫扇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光顷为诸生常受经于钱丈学赋于张丈今乃叨忝同为侍臣蒙钱丈置酒张 ...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 ...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
朔会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