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炜烨传家学,连翩射策荣。走丸过省阁,破竹取公卿。
埋玉嗟何早,为山惜未成。空令泽宫友,相顾泪纵横。
送王校理
金门倦鸣玉,千骑出东方。封略依沧海,枌榆近故乡。
秦碑苔蚀字,鄅稻日翻芒。国吏遥应识,当年丞相郎。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
送昌言知宿州
炜炜符离守,中流簇鼓旂。柳阴浓不断,舟势激如飞。
魏阙行归奏,承明秪暂违。星轺晨夜度,尺素勿令稀。
夜发长垣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罾鱼者
弱筱絓轻丝,尽日寒溪侧。获少近知无,溪鱼皆尔识。
昌言见督诗债戏呈绝句
学馁才贫杼轴劳,踰年避债负诗豪。倒囊不惜偿虚券,未敌琼瑶旧价高。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十 竹轩
茂密正当轩,攲垂欲侵案。风枝忽交戛,月影争凌乱。
诚嘉君子心,匪直林亭玩。
送丁正臣知蔡州
齐山诗呈王学士
伫月亭
灯火动鱼矶,湖边过鸟稀。孤蟾久未上,五马不成归。
长啸风生座,高吟露满衣。闲情无日厌,岸帻对清晖。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东阁樽罍招共饮,后房罗绮约同观。既无蓟子分身术,须欠车公一座欢。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夜色槐阴重,雨声官舍寒。野农安敢问,环堵未能完。
尽日流云度,何时大块乾。正愁开霁晚,霜雾满红栏。
题传灯录
闲居呈复古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二 舟中夜坐
汀沙落席帆,岸柳萦单舸。小市远微茫,簇水初灯火。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三 呈景仁
剑山中断融为川,清江双流郁回旋。沟塍阡陌粲如绣,香粳紫芋皆良田。
地灵物秀气淑美,由来衮衮生英贤。朝家文明所及远,于今台阁尤蝉联。
猎缨鸣佩走声望,出入金马如云烟。奈何应辰独壈坎,华发未得离宾筵。
玙璠悬黎已为宝,结绿岂得偏弃捐。愿君弹冠自重惜,邑人行诵子虚篇。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和家兄喜晴用安之韵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呈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题杨中正
送张学士两浙提点刑狱
野轩
钱子高挽歌二首 其一
送韩进郓州宁亲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怀素书
送二同年使北 吕济叔
五哀诗 晁大夫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戏书宋子才止足堂
和潞公与昌言正叔游独乐园徘徊久之主人不至
又即事二章上呈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二十六日南园为
游李卫公平泉庄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一
边将 其三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饮吴之才家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四 后牖有朽柳
送李学士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一
和明叔九日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
和张推官同年 其二
又和开叔
秋日寄山中友人
晓霁
重经车輞谷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 其二 静坐
西台诗二十四韵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送僧归吴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二 投圣俞
雪霁登普贤阁
坐船
客中初夏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九
谢兴宗惠草虫扇
又击毬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流泉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咏史 其三
送何济川为庞公使庆阳席上探得冬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