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不疑知常州

送不疑知常州

宋代 司马光

宦学不营身,京华费十春。
非贪为郡乐,意欲与民亲。
祖账青门首,归帆扬子津。
江山旧游在,烟火故乡邻。
敢惜离群阔,欣闻得吏循。
嗟余一囊米,溟负鬓丝新。

诗人司马光的古诗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宋代 司马光

丝管嘈嘈耳不分,绮罗杂沓自成春。
不唯汉帝昆明小,更觉唐家曲水贫。

谢兴宗惠草虫扇

宋代 司马光

吴僧画围扇,点缀成微虫。
秋毫宛皆具,独窃天地功。
细者及蛛蝥,大者缠阜螽。
枯枝拥寒蜩,黄蕊黏飞蜂。
翾然得生意,上下相追从。
徒观飞动姿,莫睹笔墨踪。
儿曹取真物,细校无不同。
恐其遂跃去,亟取藏中箱。
乃知艺无小,意精神可通。
不与误图蝇,能惑紫髯翁。
子猷状弹雀,藏宝传江东。
不知古何如,此画今为雄。
人墓木已拱,其徒颇能工。
旧法存百一,要足超凡庸。
友人幸为赐,物薄意何隆。
玩之不替手,爱重心无穷。
常如对君子,穆穆来清风。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宋代 司马光

麦田正尘坌,桑径忽滂沱。
比屋起相告,荷锄行且歌。
园林半扃锁,车马绝经过。
大尹爱民物,何妨喜更多。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宋代 司马光

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
田园示芜没,邻曲有光辉。
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
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宋代 司马光

佳城郁郁閟英灵,幸有文章见典型。开卷未终双袖湿,目前彷佛对渊庭。

早春寄景仁

宋代 司马光

辛夷花烂开,故人殊未来。
愁看柳渐绿,更忍折残梅。

送朱校理知潍州

宋代 司马光

东国连年水伤稼,使君到部即行春。
茫茫四野潢污竭,郁郁万行桑柘新。
俗不好奢田器贵,狱无留击吏家贫。
齐人勿怨归朝速,自是承明侍从臣。

虞帝

宋代 司马光

虞帝老倦勤,芦禹为天子。
岂有复南巡,天天渡湘水。
至德远无象,异论纷纷起。
意疑大圣人,奸憸亦如己。
乃知中下士,无由逃谤毁。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罾鱼者

宋代 司马光

弱筱絓轻丝,尽日寒溪侧。获少近知无,溪鱼皆尔识。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

宋代 司马光

贱生参府僚,勉强踰半岁。终非性所好,出入意如醉。

讼庭敲扑喧,众草绝生意。不知有青春,倏忽已改燧。

周章连日忙,烂漫数宵睡。轩窗岌飞举,风雨颇恣睢。

谓言芳菲物,狼藉应扫地。今晨呼马出,历狱问囚系。

窈窕清宫深,仓琅朱门闭。广殿肃层阴,虚庭蔼佳气。

长杨委嫩绿,老柏净新翠。薜荔垂蜿延,奇石立赑屃。

豁然愁愤开,精神四面至。事役难少留,马去尚回睇。

亦足慰无聊,年华不都弃。

柳枝词十三首 其六

宋代 司马光

双双春燕飏云霄,楚国宫深乐事饶。会待急管繁弦际,试取纤条并舞腰。

田子方教育子击

宋代 司马光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喷玉泉

宋代 司马光

苍崖双起秋云齐,乱峰迸出如攒犀。
石棱峰不容马蹄,下马步入荆榛豀。
瀑泉沃雪拖白霓,落潭横引成清溪。
老木长藤咫尺迷,兴兰欲出忘东西。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宋代 司马光

寂寥清明后,余春已无多。
间轩富佳致,不惜载酒过。
水木晚尤秀,风烟晴更和。
临樽不尽醉,奈此芳菲何。

送刘观察知洺州

宋代 司马光

汉家英俊士,衮衮出金张。
久袭诸侯籍,新腰太守章。
畛封连故赵,庐井带清漳。
春色迎饶吹,应忘道路长。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

宋代 司马光

寂寥清明后,馀春已无多。闲轩富佳致,不惜载酒过。

水木晚尤秀,风烟晴更和。临樽不尽醉,奈此芳菲何。

张明叔兄弟雨中见弄水轩投壶财酒薄暮而散斗

宋代 司马光

喜君午际来,凉雨正纷泊。
呼奴扫南轩,壶席谨量度。
轩前红薇开,蒙下鸣泉落。
必争如五射,有礼异六博。
求全怯垂成,倒置畏反跃。
虽无百骁巧,且有一笑乐。
交飞觥酒满,强进盘飧薄。
苟非兴趣同,珍肴徒绮错。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宋代 司马光

灵根逐汉臣,远自河源至。
流离遍中壤,今兹尽苗裔。
畏日助殷红,冻雨涤浓翠。
宜携避暑客,花下纵横醉。

闻正叔与客过赵园欢饮戏成小诗

宋代 司马光

吾庐寂寞类荒村,但有林间鸟雀喧。
不似楚家多乐事,笙歌拾得醉邻园。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宋代 司马光

脍肉纷银缕,兰芽蔟紫茸。太官遵旧俗,岁岁与今同。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