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青山尽日独支颐,白首犹堪一卷师。八十年来閒击壤,儿童齐和紫芝词。
午日驾幸西苑侍游有述
薰风澹荡上阳楼,西望昆明积雨收。艾叶菖花迎凤辇,兰桡桂桨过龙舟。
当年虚羡明良会,此日恭陪伴奂游。帝德如天时正午,微臣何以颂鸿休。
登孤山用唐人张祜韵
兀坐俯孤岑,翛然出世心。烟霞千嶂晓,桑柘半溪阴。
鹤去亭犹古,人幽山更深。已看尘迹远,况复近东林。
闻朱从龙下第诗以慰之
为尔临风一怆神,与谁同赏洛阳春。千金曾学屠龙技,五上犹为点额鳞。
结绶远怜青琐客,书空长念白头亲。会稽邑子应相荐,莫厌穷途久负薪。
送黄三峰佥宪山东
羡尔独怀奇,为郎已后时。欲观沧海日,不恋白云司。
绣斧承秋令,丹书属夜思。寄车应问俗,更访峄山碑。
芳洲赠袁太医
明时容吏隐,犹自慕沧洲。绝艺成三折,新诗寄四愁。
为园谢机械,行世任虚舟。乡梦依然在,清溪双白鸥。
至后二日雪
至后雪霏霏,初阳力尚微。细沾罗袜冷,轻逐琯灰飞。
对树惊花发,看山失翠围。犹馀闭关意,一任积荆扉。
和玉溪学士斋夕有感韵二首 其二
斋庐清夜俨相过,宿鸟啾啾逗暝柯。玄殿正严春日祀,青阳应陋汉时歌。
星回帝座瞻金节,香满仙阶礼玉科。自爱相如能献赋,赋成无那鬓先皤。
柬卢浚卿移居
年来频卜筑,只傍帝城西。省树寒犹绿,宫莺春早啼。
官閒成小隐,身病惬幽栖。况是卢敖宅,红尘未许迷。
观出军十首 其七
塞马饮河汾,兵符阃外分。尽徵骠骑将,远逐虎狼群。
燕尾翻晴旭,犀皮暗晓云。不贪麟阁画,报主藉微勋。
拟明月皎夜光
流火下西极,蟪蛄鸣东厢。凉飙夺炎热,白东凝清光。
百草非故色,木叶萎以黄。昔与二三子,学道欣同方。
翻然弃旧好,振羽高云翔。河汉不可涉,织女空七襄。
人心异于面,相知安得长。
送吴王二太史陪祀诸陵
流水因山积翠分,衣冠人泣鼎湖濆。暂携剑佩辞青琐,同向松楸拜白云。
雪霁千峰明象卫,星垂五夜见龙文。子长禹穴重探后,好藉雄才纪圣勋。
陆节之夫妇七十双寿
奕奕金章客,归来两鬓星。仰天窥鹤唳,闭户著茶经。
五柳宜同传,三休已作亭。使君况有妇,七十共修龄。
又治徵卷
海北湖南万里程,去思时复颂番君。弦歌岂为营三径,却望虞山多白云。
寄王允宁用旧赠韵
忆昨趋金马,承恩共一时。君今卧西华,我亦恋南枝。
永念关中使,多传别后诗。燕云犹自隔,吴苑倍相思。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一
丙夜天门金锁开,珠旂葆羽拂仙台。櫜鞬跃马新都护,夹毂前驱万乘来。
春尽书怀
官閒日日赋閒居,芳草年年伴草庐。蓂叶草随飞絮尽,莺声欲断夕阳初。
虚簪画省郎官笔,未就名山太史书。疏懒自知来往少,蓬蒿满径草教锄。
怀朱数畴
吾兄东南秀,矫矫青云姿。弱龄弄芳翰,玄文吐奇思。
一经夏侯学,廿年董生帷。雅志古人会,独行俗士疑。
献赋未云遇,踠足清明时。骥齿嗟已至,旷波千里期。
何当逢伯乐,为君解纻衣。
采莲曲 其八
凫鹥满中流,试数双与匹。赌失碧玉篸,归家不敢说。
喜唐应德见访别墅二首 其一
学隐畏逢人,郊扉绝四邻。时多讥偃蹇,子独念交亲。
奇树行相问,幽兰坐共纫。还因漉酒便,一解陶潜巾。
钓台吟送人之桐庐 其一
洛阳争睹汉官仪,独着羊裘理钓丝。莫道狂奴犹故态,富春山水是相知。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酬包元达侍御见示之作兼致别意二首 其一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四 蝴蝶
文衡山枯木竹石为汝湖学士题
寿嵇川南母 其四
戏陆节之 其二
寿乡人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三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二
咏污渠鹤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一
三穷图为周弓冈中丞题 其四 四世承欢
芳洲为蔡长卿题
郑都官尝作代秋扇词予窃见其多怨尤不平之意非知道者之言遂赋此以 ...
会同年二首 其一
观出军十首 其五
李节推乃祖衡岳斋手卷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五 金钱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一
送孙毅斋学士赴南京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三
追送陈澄江用章水东韵 其二
拟汉将行
数畴兄以病阻看花之约作诗见遗次韵答之 其一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三 鸡冠
贺王允宁移居二首 其一
寄尹汝基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二
寄赵孟静 其二
观出军十首 其一
寿嵇川南母 其三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五
和陈平冈七夕韵
采莲曲 其五
再赠唐荆川二首 其一
夜行武林山中赠老僧 其一
砺峰上元燕会卷和韵 其一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二
铜雀伎二首 其一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七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一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三
贺鲍如泉七十
张翁暨丰孺人七十双寿诗以祝之
题文岩画端
观兰亭修禊图用上巳韵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三
寿陆用之父怡閒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四
寄高大用 其二
送罗希文掌鄞县教
送严都事使浙
月溪号诗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六
送周嘉遇之景陵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