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

宋代 杨万里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容亦无来。
更无短计销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春归我未归。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杨万里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创作背景

  公元1167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杨万里由于张浚的推荐,任临安府教授。临安府即今浙江杭州,为南宋首都。“无忧馆”则是作者给自己寓所起的名号。南宋时代,最高统治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杨万里正是处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很难有所作为。

杨万里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赏析

  第一首一二两句都是因果句:由于“病眼”,所以“逢书不敢开”,由于“春泥”所以“谢客亦无来”。而这正是他感到寂寞的来由,“更无短计销长日”,春末时节,日并不长,然而偏偏说“长日”,大概是从《诗经》的“春日迟迟”化来。这个“长”字,有力地表明了作者的寂寞无聊。因为越是无事可做,便越感到日长,这正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厌恶。“短计”,即肤浅之计,“短”与“长”字相对,连个短计也还想不出来,真是无法打发这漫长的一天。
  围绕栏杆行走,而且至于百回之多,这样写有点夸张,可是读者又感到真实,因为这正是绞尽脑汁想出的“短计”,他的“短计”,似平只有如此。这句话写得很具体,也很形象,似乎可以看到一个百无聊赖的人,围绕着栏杆不停地打转转。
  以上两句,特别是末句,质朴无华,形同口语,这正是杨诗在语言上的一个特点。
  在百无聊赖中,不免思归了。作者此次寓居临安,是短暂的,没有多久,便由于“丁父忧”而回乡了。看来他很不习惯于这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
  第二首“不关老去愿春迟”,暗点题目的“春尽”。春天己经过去,但他还希望春天走得慢一点。他明确表白这个愿望是“不关老去”的,究“愿春迟”的原因则是“只恨春归我未归”,这就道出了作者的积愫,也点出了题目的“旅怀”,原来是因为春已归去而自己却不能归去的缘故。“恨”字直贯“春归我未归刀。看到春归,“我未归”之恨愈甚。
  “最是杨花欺客子”,又转向“杨花”杨花者,柳絮也,东风劲吹,杨花自然要飞向西去。“向人一一作西飞”,乃是春天的自然现象,然而作者却认为这是杨花的有意恼人,有意跟“客子”为难似的。杨万里江西吉州人,吉州在临安之西,杨花从临安西飞,飞向自己的故乡吉州。一个寄离临安的“客子”,而且对临安的生活又是厌倦,对西飞的杨花即既羡慕又嫉妒。
  这两句的构思较之上两句尤为巧妙。周必大说:“诚斋(杨万里)大篇短章...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笔端有口,句中有眼。”(《宋诗纪事》五十引)“春归”已令人恨,更可恨者则是“杨花”,故用“最是”二字以表达进一层的“恨”:杨花无知,何能恼人?然而它的“一一向西飞”,岂不是明明有意向人炫耀?作者把无知的杨花写成有知,把杨花由于东风而西飞的自然现象,说成是故意恼人。把西飞的杨花,涂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从而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思归心情。不知道周必大的评论是否也包括作者的构思,然而这种构思是的确够得上“写人情意,曲尽其妙”的。

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六 观善斋

宋代 杨万里

观棋不作秋,观斲不作石。要知丽泽功,祇个是消息。

题北山教场亭子

宋代 杨万里

堂样毬场五百弓,帝城何地似亭中。北山南畔南山北,独受西湖万顷风。

平望夜景

宋代 杨万里

二鼕鼕,三当当。夜泊平望更点长,新月无光湖有光。

昨宵一雪今宵霜,犬吠两岸归人忙。夜深人静无一事,画烛泣残人欲睡。

忽有渔船外水来,一棹波声风雨至。半生堕在红尘中,浮家东吴东复东。

楼船夜宿琉璃国,谁言别有水精宫。

晴後弃雪四首

宋代 杨万里

天上琼楼万玉妃,月宫学舞试云衣。
霓裳未彻天风起,脑子花钿星散飞。

赠节推学士

宋代 杨万里

奏篇惊倒汉廷臣,一眼元无四海人。天下无双聊小却,洛阳年少是前身。

云鹏飞上偏嫌早,雾豹深藏更几春。宽作十年相见著,剩将风雪试松筠。

方虚日斜再行宿乌山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日已衰容去,风仍劈面来。征徒歇得醒,老子不须催。

绿荫凉过伞,黄泥晒作埃。欣然片云起,半霎又吹开。

道旁桐花

宋代 杨万里

春色来时物喜初,春光归日兴阑余。
更无人饯春行色,犹有桐花管领渠。

题萧岳英常州草虫轴盖画师之女朱氏之笔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常州草虫天下奇,女郎新样不缘师。未应好手传轮扁,便恐前身是郭熙。

尝荼

宋代 杨万里

月中露下摘荼糜,泻酒银瓶花倒垂。若要花香薰酒骨,莫教玉醴湿琼肌。

一杯堕我无何有,百罚知君亦不辞。敕赐深之能几许,野人时复一中之。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

宋代 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巉岩。

西园晚步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龙眼初如菉豆肥,荔枝已似佛螺儿。南荒北客难将息,最是残春首夏时。

送叶叔羽寺丞持节淮东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煮海谁为祟,沿淮困不胜。民思贤使者,帝遣大农丞。

玉节寒侵斗,牙樯冻作冰。来归闻早著,紫禁要渠登。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 其五

宋代 杨万里

后赵前丁两使君,群偷望见总星奔。后人却笑渠侬猛,仁及偷儿不及民。

和丁端叔菊花

宋代 杨万里

忽忽还重九,匆匆又岁华。不妨将白发,剩与插黄花。

稚子弄冰

宋代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银铮 一作: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严陵决曹易允升自官下遣骑归写予老丑因题其额

宋代 杨万里

玉泉半潭冰,钓台万壑雪。汝往访客星,剩挟一磨衲。

秋浦登舟阻风泊池口

宋代 杨万里

午眠化蝶化未成,梦中澒洞发大声。军鼙雷鼓百千面,援桴齐下作一鸣。

起来推窗无一物,海潮打入齐山窟。数洲翻覆相荡摩,四山动摇皆突兀。

钱塘潮来声惊天,金陵潮来声寂然。此去金陵一千里,那得潮声来到此。

长年三老笑复嘲,云是波声不是潮。清溪波头高过屋,大江波头泼日毂。

清溪去江一步地,大江可望不可至。北风向晚动地来,跳出银峰万万堆。

侬船莫管行不得,且看银峰永今夕。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宋代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其六

宋代 杨万里

捣蓝作雨两宵倾,生怕难乾急放晴。一路东皇新晒染,桑黄麦绿小枫青。

夏月频雨

宋代 杨万里

一番暑雨一番凉,真个令人爱日长。
隔水风来知有意,为吹十里稻花香。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