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穷兔谣二首 其一

穷兔谣二首 其一

宋代 司马光

鹘翅崩腾来九霄,兔命迫窄无所逃。秋毫就死忽背跃,鹘无不中还飞高。

安知韩卢复在后,力屈但作婴儿号。少年只取一快乐,谁念草根腥血毛。

诗人司马光的古诗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

宋代 司马光

荷花烂熳红,不见方塘水。
岧峣结飞阁,苒惹清香里。
露重忽欹侧,翩然翠禽起。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宋代 司马光

佳城郁郁閟英灵,幸有文章见典型。开卷未终双袖湿,目前彷佛对渊庭。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宋代 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於穷僻置闲田。

五哀诗·晁大夫

宋代 司马光

人主恩犹盛,谗夫开舌端。
旋闻就斧质,不得解衣冠。
反虏齿缠冷,谋臣心尽寒。
晁宗噍类尽,汉室泰山安。

题杨中正

宋代 司马光

阀阅盛山西,朱门飏戟衣。雅知名教乐,深笑宴游非。

一室琴书隘,三年园圃稀。异时论事业,肯复让轻肥。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宋代 司马光

阎生画竹旧所闻,望中一见遥可分。
伊予不甚少佳画,犹爱气骨高出群。
狂枝怒叶凌绢素,势若飞动争纷纭。
蟠根数节出地度,上有积年苍蘚纹。
森然直干忽孤耸,意恐出屋排浮云。
秋风飒飒生左右,耳目洒落遗尘氛。
乃知良工自神解,昧者倣习徒艰勤。
子猷昔者得收玩,不患终朝无此君。

和明叔九日

宋代 司马光

不奈衰须白,羞看朝鉴明。聊凭佳节酒,强作少年情。

雨冷弊裘薄,风高醉帽倾。如何不行乐,况复值秋成。

和孙器之清风楼

宋代 司马光

贤侯宴枚马,歌鼓事繁华。晚吹来千里,清商落万家。

平原转疏雨,远树隔残霞。宋玉虽能赋,还须念景差。

谒三门禹祠

宋代 司马光

信矣禹功美,独兼人鬼谋。
长山忽中断,巨浸失横流。
迹与在地久,民无鱼鳖忧。
谁能报盛德,空尔芦醪羞。
贔屭青崖裂,喧豗白浪豪。
客舟浮木叶,生理脱鸿毛。
柏映孤峰短,铭书绝壁高。
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

和公廙喜雪

宋代 司马光

向来河洛久愆阳,祷祀徒劳罄肃庄。林雪飞花欣暂白,麦田濡叶未全黄。

城中稍觉桑薪贵,村外时闻社瓮香。八使孜孜悯茕独,斯民那复畏凶荒。

致政杨侍郎挽歌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挂冠虽在远,遗札不忘忠。

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早春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璿霄转斗车,春意逼梅花。熟寐侵街鼓,闲情到酒家。

晴阳浮地末,寒色敛天涯。归雁空馀迹,朝来印浦沙。

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登阁

宋代 司马光

嬉游乘晓霁,登览犯秋寒。不出埃尘外,安知在壤宽。

宫前断山碧,林表落霞丹。欲下惜佳趣,相留更倚栏。

三军行

宋代 司马光

赤光满面唇激朱,虬须虎颡三十馀。腰垂金印结紫绶,诸三不敢过庭除。

羽林精卒二十万,注听钲鼓观麾旟。肥牛百头酒万石,烂漫一日供欢娱。

自言不喜读兵法,智略何必求孙吴。贺兰山前烽火满,谁令小虏骄慢延须臾。

赠外兄吴之才

宋代 司马光

何须亲始重,友分固非疏。况复羁孤极,同经忧患馀。

晚成应大器,先得类凡鱼。游衍陪严忌,声华诵子虚。

蒲轮诏枚叔,驷马宠相如。莫忘西都日,寒窗夜读书。

陪诸君北园乐饮

宋代 司马光

浩歌纵饮任天机,莫使欢如与性违。
玉枕醉人从独卧,金羁倦客听先归。
须知会府闲时少,况复边城乐事希。
花卉正浓风日好,今年已不负春晖。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宋代 司马光

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
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素发青眸七十馀,未尝游学只安居。旁无几杖身轻健,应为心闲得自如。

谒三门禹祠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赑屃青崖裂,喧豗白浪豪。客舟浮木叶,生理脱鸿毛。

柏映孤峰短,铭书绝壁高。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

题传灯录

宋代 司马光

呷著声闻酒便狂,它州浪走不还乡。
谁曾缚汝安用解,彼目无创勿误伤。
探月拾针传妄语,安居暇食赖先王。
但令时世如三代,达磨从它向面墙。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