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五 静斋
□□□□□,□□□□□。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
时闻山鸟呼,未得全幽寂。
宜甫东楼晚饮
春贴子词 其四
圣主终朝勤万几,燕居专事养希夷。千门永昼春岑寂,不用车前插竹枝。
静夜
归田诗 其三
圣哲虽云远,遗文幸未亡。沈冥观礼乐,彷佛见虞黄。
鸡黍延三径,琴书乐一堂。逍遥名教内,富贵亦微茫。
宋相国挽辞二首
送扬太祝知长洲县
喜李侍郎
贱子何为者,栖栖今二毛。沧波浮片叶,大块载秋毫。
利物物何补,营身身已劳。羡君遗世网,脱屣一何高。
南湖二首
又书一绝戏呈
伯常远自郢中回,喜与愁心相继来。幸得蒹葭依玉树,愁将瓦砾报琼瑰。
柳枝词十三首 其九
多愁尤是别离深,折条相赠各沾襟。留住不住居人意,欲去未去行人心。
谒三门禹祠
睢阳五老图
贻夸者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寄赠致仕
星郎年未至,辞禄一何高。目莹栖灵气,眉疏出秀毫。
胸中莹有乐,身外尽徒劳。回首红尘地,纷纷笑我曹。
解绂沱江外,诛茅井络边。老莱夫妇隐,韦孟子孙贤。
浮蚁邀旁舍,蹲鸱种薄田。不须亲几杖,想望已萧然。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海仙歌
送草伯镇知湖州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独乐园二首 其一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缚虎图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和陈殿丞芍药
之美访及不获展奉以诗为谢
南园杂诗六首·苦雨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题致仕李太傅园亭
秋日登观信亭
送李学士使北
和张仲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陜府祖择之学士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二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八 芙蕖轩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建中作是诗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穷兔谣二首 其一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
游三门开化寺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夏日西斋书事
赏花钓鱼二首 其一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探化桥
又和雪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六
送刘仪先辈大名尉
送孟著作知济阴
臧郎中挽歌二首
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赠吴之才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又寄献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又绝句
送师道知长溪朋友因归省觐省
送冷金笺与兴宗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寒食南宫夜饮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三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其二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园樱伤老也
园中书事二绝
谏院题名记
招子骏尧夫
送僧聪归蜀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不谒以诗寄之
到任明年旨罢官有作
御制后苑赏罚分明花钓鱼七言四韵诗一首圣旨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
送僧归吴
早春寄景仁 其一
和之美讽古 其二
春贴子词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