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杨万里
下一岭,上一岭,上如登天下如井,人言个是陂子径。
猿藤径里无居民,陂子径里无行人。冷风萧萧日杲杲,露湿半青半黄草。
前日猿藤犹有猿,今此一鸟亦不喧。树无红果草无蕊,纵有猿鸟将何餐。
两山如壁岸如削,一径缘空劣容脚。溪声千仞撼林壑,崖石欲崩人欲落。
来日长峰径更长,陂子径荒未是荒。蒋家三径未入手,岭南三径先断肠。
舟过安仁五首
寄题龙泉李宗儒师儒槐阴书院
龙泉二李继谪仙,朝议朝散相后先。凤雏二妙继乃祖,宗儒师儒贤弟昆。
手种兔目今几年,日茹叶淘呻断编。阴似王家三树绿,异时官职追前躅。
花作唐人八月黄,来岁能书催趣装。
王式之命刘秀才写予真因署其上
浙水东兼浙水西,千岩万壑总遨嬉。游山祗欠金华债,乘兴今随王式之。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 其一
未惜诗脾苦,端令鬼胆寒。吾才三鼓竭,君思九江宽。
作者今犹古,灯前捲又看。不辞须撚断,只苦句难安。
皇恐滩三首 其一
两山夹岸走苍龙,未放中间过玉虹。只爱当头一峰好,一峰外面更三峰。
沉虞卿秘监招游西湖
芗林五十咏 其二十一 柑子园
秋颗酣天酒,春花噀国香。芗林亲手种,中有洞庭霜。
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三首 其三
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
题韩亭韩木二首 其二
笑为先生一问天,身前身后两般看。亭前树子关何事,也得天公赐姓韩。
过吕城闸六首 其二
泊船到得暮钟时,等待诸船不肯齐。等得船齐方过闸,又须五鼓到荆溪。
谢赵茂甫惠浙曹中笔蜀越薄笺二首 其二
百楮先生十兔尖,心知奇绝敢言贪。诗无好语书仍俗,喜气多多抵得惭。
晴後弃雪四首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 其一
造物那能恼我曹,软红尘里漫徒劳。是中却有商量处,且道青原几许高。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 其八
凭久栏干可一杯,湖山飞入水中来。多情燕子能相劝,舞破东风去却回。
山村二首 其二
歇处何防更歇些,宿头未到日头斜。风烟绿水青山国,篱日紫茄黄豆家。
雨足一年生事了,我行三日去程赊。老夫不是如今错,初识陶泓计已差。
过沙头三首 其一
非烟非雨淡濛濛,深闭窗扉护晚风。船外山光帘里翠,岸头花影镜中红。
樊系
册文不做也由伊,做了何须死不辞。可惜一杯金屑酒,饮来祗较早些时。
寄题西昌彭孝求求志堂
西江山水何处好,观山夜泉快阁风。山奇水秀产瑰宝,彭氏四杰隐此中。
斗间异气如白虹,少微芒寒摇太空。占言非剑亦非玉,长松下有幽人屋。
似闻鸣驺入空谷,篱边老却陶潜菊。
月台夜坐二首 其一
秋日非无热,秋宵至竟清。老夫连数夕,露坐到三更。
风急星明灭,云行月送迎。追驩追不得,驩却偶然成。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瓶中淮阳红牡丹落尽有叹三首 其一
过杨村
三月二十七日送春绝句
阻风泊黄浦
芗林五十咏 其二十三 白鹤亭
月夜散策县圃,有飞蝶,仍闻笛声
赠节推学士
过扬子江二首
宿小沙溪 其二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其七
旱后喜雨四首 其一
郡圃上巳二首 其一
寄题张钦夫春风楼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重九後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昭君怨·咏荷上雨
初出贡院买山寒毬花数枝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其三
阻风乡口一日,诘朝船进,雨作,再小泊雷江
四月十七日侍立集英殿观进士唱名
檃括东坡观棋诗引并四言诗二首 其一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新晴西园散步四首 其四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其二
游水月寺
过吕城闸六首 其三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
春雨不止二首 其一
感秋五首 其四
雪冻未解散策郡圃
过白沙竹枝歌六首 其四
紫宸殿拜表贺雪二首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二首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五首
追和尤延之检详紫辰殿贺雪
夏夜月下独酌二首
谢陈希颜惠兔羓
戏咏陈氏女剪綵花二绝句 其一 拒霜
四月四日午初出浙东界入信州永丰界
太平寺水郡人徐友画清济贯河
自音声岩泛小舟下高溪
宿化斜桥,见鸡冠花二首
野荼
雪晴二首 其一
六月晦日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 其五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燕子二首 其一
三江小渡
山店松声二首 其一
暮雨既霁将儿辈登多稼亭
醉笔呈尚长道
留萧伯和仲和小饮二首 其二
雨後田间杂纪五首
和李天麟二首 其一
已过吴江阻风上湖口二首 其二
送王恭父监丞倅潼川
水仙花四首 其一
走笔和袁起岩元夕前一夜雪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