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医家孟宗良汉卿

送医家孟宗良汉卿

宋代 杨万里

医家者流多卢人,亦如许靖浪得名。有眼何曾识内经,有手何曾赦方兄。

一丸足可杀一命,却道良医逢死病。荆溪此辈端不稀,向来吾儿命如丝。

孟君谈笑能起死,吾儿更生一弹指。我今挂帆上江西,君来送我别荆溪。

赠别只有七字诗,千万珍重慰相思。它年荆溪说神医,非吾孟君更阿谁,仓公华佗何必奇。

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李与贤来访,自言所居幽胜,甚似剡溪。因以

宋代 杨万里

漫浪江湖天一方,故人不见两三霜。
对床说尽平生话,黄叶声中秋夜长。

过杨子桥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浪说春归已四旬,淮南元自不知春。明朝却是中和节,野次谁怜寂寞人。

归路过南溪桥二首

宋代 杨万里

霜风一动岭云开,云外樵歌暮更哀。
童子隔溪呼伴侣,并驱水牯过溪来。

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起来霜重满淮船,更觉今朝分外寒。放闸老兵殊耐冷,一丝不挂下冰滩。

赠旴江谢正之

宋代 杨万里

策马访柴扉,庭前草亦□。谈今复谈古,如子□□□。

延陵怀古三首 其二 兰陵令

宋代 杨万里

密云兮终风,健顺闭兮罔寸蹊之通。喟葵丘践土而迹熄兮,矧冀方岐山之与逢。

单棠溪以铸兵兮,靡遗蒲于董泽。燕簴无趾而造齐庙兮,楚氓而秦其魄。

斗六王于一说兮,微仪衍之舌而不国。嗟若先生兮,鸡知时之不如。

储唐虞之故冕兮,鬻洙泗之敝裾。乘方轮与折轴兮,欲先鞭而疾驱。

岂不家捐而人弃兮,载之万世之亨衢。繄素王兮中都,若兰陵兮圣之徒。

征九伯而佩六印兮,晞二邑宰而不得俱。傥不欲以天球玉磬而贸康瓠兮,嗟尔后死者其舍诸。

五更过无锡县,寄怀范参政尤侍郎

宋代 杨万里

苏州欲见石湖老,到得苏州发更了。
锡山欲见尤梁溪,过却锡山元不知。
起来灵岩在何许,回首惠山亦无处。
又生万事不可期,快然却向常州去。

未到丹徒二十里间,见石翁石婆

宋代 杨万里

诏许诗人江海游,丹徒初到晋徐州。
炉边肠谷日长昼,琖底醉乡天不秋。
六代兴亡何处问,一生奔走几时休。
石翁石媪霜前笑,管得南朝陵墓愁。

早入东省残月初上

宋代 杨万里

秉烛趋省署,两街犹闭门。素娥独早作,碧沼浣黝盆。

宝扣娥见漆,半棱光剩银。忽作青白眼,圜视向我嗔。

黑气贯瞳子,侧睨不敢真。皎然一玉李,前行导征轮。

荧然数金粟,后扈从车尘。朝鸡传三令,都骑争载奔。

星芒销欲无,月影澹失痕。金鸦飞上天,吐出红龙鳞。

感秋五首 其四

宋代 杨万里

秋晓寒可忍,秋夕永难度。青灯照书册,两眼如隔雾。

掩卷灯孤坐,块然与谁语。倒卧卧不得,起行行无处。

屋角忽生明,山月到庭户。似怜幽独人,深夜约清晤。

我吟月解听,月转我亦步。何必更读书,且与月联句。

别萧挺之泉州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郎署春同宿,州麾晚卜邻。出山成底事,藉手得斯人。

名实今无对,云霄早致身。再逢应互笑,谁发不如银。

西园早梅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小朵生来便瘦斜,蕊宫桂殿即渠家。只言瘴雨无南雪,为底横枝雪作花。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 其五

宋代 杨万里

园花皆手植,梅蕊独禁寒。色与香无价,飞和雪作团。

数枝横翠竹,一夜绕朱栏。不惜吟边苦,收将句里看。

尝荼

宋代 杨万里

月中露下摘荼糜,泻酒银瓶花倒垂。若要花香薰酒骨,莫教玉醴湿琼肌。

一杯堕我无何有,百罚知君亦不辞。敕赐深之能几许,野人时复一中之。

小池

宋代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寄题刘巨卿家六咏 其一 诣斋

宋代 杨万里

紫鸾自超诣,一日可天地。儿郎但读书,圣处底难至。

芗林五十咏 其十 醉石

宋代 杨万里

晚酌居然醉,昏昏不自持。奇哉苍玉枕,眠到月来时。

入溧水界阅堠子

宋代 杨万里

才入溧水界,休教勤吏民。是谁差堠子,久立待车尘。

苔藓今仍古,风霜秋复春。不知双与只,迎送几行人。

过沙头三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非烟非雨淡濛濛,深闭窗扉护晚风。船外山光帘里翠,岸头花影镜中红。

晓炊黄竹庄三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染练江山宿雨馀,枝枝叶叶润如酥。丝窠璎珞消多少,破费天公百斛珠。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