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高攀龙
正尔山水閒,念吾烟霞友。春风吹微波,日暮倚杨柳。
我友惠然至,童仆喜奔走。相别叹经时,相逢虑非久。
所欢得晤言,欲言仍无有。默默各自怡,一室閒相偶。
夜深不能寐,明月在东牖。
和西筑咏 其二 种竹
自将山竹种,岂望便成林。一竿明月里,聊尔步清阴。
戊午吟 其九
物物其来有定则,自然之则谓之天。但因在物付各物,一任纷然本寂然。
随处家庭堪作佛,无须岩壑始修仙。北机实在程门显,何事庐山不细研。
水居饮酒诗 其一
忧危不为己,放逐岂忘君。但愿常太平,把酒看白云。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二
竹径茅斋此日居,藤稍橘刺欲教祛。白云片片浴流静,黄鸟声声树影疏。
秋华咏 其五 芭蕉
山人昼埽室,焚香读周易。泠然万念空,芭蕉照人碧。
韬光山中杂诗 其三
寒风客衣薄,依岩暴朝旭。坐久不知还,山童报黍执。
异草
南山有异草,不逐众卉荣。古澹无颜色,幽芳有馀情。
结根千仞冈,似吸阴阳精。小物有至性,近垢不得生。
严霜无遗秀,卓彼犹峥嵘。虽非松柏质,可结岁寒盟。
世无知之者,含风以凄清。
戊午吟 其十九
精气为躯造化功,游魂为变浩无穷。如何谓死为灭尽,反落禅诃断见中。
神化自然称不测,有无不著是真空。莫将空字谩归佛,虚实原于微显同。
湖干四时歌 其三
水溶溶兮林静,云皛皛兮昼长。绿阴浓兮埽径,黄鸟窥兮移床。
斋中对菊
白日林中静,秋风此室閒。黄华无限意,相对一开颜。
戊午吟 其一
圣贤止是学为人,学不知天人未真。天在人身春在木,人居天内木涵春。
万殊精别方知义,一本穷研始识仁。试看天人无间处,不知天道岂知身。
谪居
自昔悲羁旅,局促讵非迷。丈夫志四方,高楼岂荆扉。
昭旷苟在怀,凭运与委蛇。岭海何必恶,四海有丹荑。
我来一甲子,即事多所怡。华馆绝尘鞅,水木澹幽姿。
好鸟海一鸣,静蕴流天机。纵心八极外,蛰心在几微。
历览千古书,此理不吾欺。被服诚无斁,真赏欣自如。
持此以永念,可用忘栖迟。自非高堂恋,鹿门乃在兹。
韬光山中杂诗 其五
时穿深竹坐,人境忽如失。落日照前山,松间一僧出。
戊午吟 其六
知本繇来义最深,须从物理细推寻。一灵充塞皆为物,万象森罗流是心。
心正涓流俱到海,身修点铁悉成金。细穷物理无多事,只在兢兢顾影衾。
幽居四乐 其四
我爱邵尧夫,缅怀发清吟。当其在百原,危坐必正空。
会此丸中理,宁受外物侵。心空百营息,气静天根深。
爰以风月谈,聊见羲皇心。
戊午吟 其三
千圣传心一敬修,不知真敬反成囚。欲求一得且永得,须下千休与万休。
疏水曲肱常浩浩,百官万务尽悠悠。廓然天地浑无事,一物匈中岂足留。
戊午吟 其五
格物无端成聚讼,起于知本二言分。但知知本即知至,格物何曾舟阙文。
本在操舟方舟舵,本迷乱国为无君。只翻诚意一错简,涤荡青霄万顷云。
戊午吟 其七
不将一事挂匈中,荡荡乾坤在此躬。恰似云开天穆穆,更如冰泮水瀜瀜。
因无邪妄名为寂,岂为虚无即堕空。履薄临深缘底事,只愁无浪又生风。
秋华咏 其一 菊
日暮有好怀,閒閒来田閒。篱边见黄菊,相对不知还。
丙午元夕
岁冗今朝静,闭门春色深。安居知帝力,观物见天心。
柏叶休辞醉,梅花已可吟。但于丛竹里,日日听春禽。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幽居四乐 其一
戊午吟 其十
戊午吟 其十二
戊午吟 其二
水居漫兴 其十
辛亥春至水居
荻秋杂咏 其二 点瑟轩
考亭恭谒朱夫子
湖上閒居季思子往适至
白云篇 其一
幽居四乐 其三
静坐吟 其四
秋华咏 其二 夫容
荻秋杂咏 其一 雪鸥阁
庚子秋日同友水居静坐
静坐吟 其三
戊午吟 其八
水居
水居诗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一
程酒诗
静坐吟 其二
和西筑咏 其六 步月
蔡观察贻余禅衣成夜坐诗寄谢
读书山中季弟携具见过
黄龙庵访超然上人
荻秋杂咏 其四 班荆馆
戊午吟 其十八
同洪平叔游武夷
韬光山中杂诗 其四
和西筑咏 其七 枕流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 其一
静坐吟 其一
戊午吟 其二十
秋华咏 其四 芦华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三
秋月同张伯可吴子往泛溪
戊午吟 其十五
题吴之矩云起楼
戊午吟 其十四
洛南县薛厚论妻南氏殉夫烈节
游雁荡山
秋华咏 其三 秋葵
韬光山中杂诗 其二
水居饮酒诗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