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高攀龙
知本繇来义最深,须从物理细推寻。一灵充塞皆为物,万象森罗流是心。
心正涓流俱到海,身修点铁悉成金。细穷物理无多事,只在兢兢顾影衾。
戊午吟 其二十
学人须自立根基,三戒当先谨独知。无分少壮老异境,一于财色斗严持。
镇重常如五岳峙,防危更似九河堤。大廷暗室心如一,玉粹金精体不亏。
韬光静坐
偶来山中坐,兀兀二旬馀。澹然心无事,宛若生民初。
流泉当几席,众山立庭除。高树依岩秀,修篁夹路疏。
所至得心赏,终日欣欣如。流光易差沱,此日良不虚。
寄言树性者,速驾深山居。
静坐吟 其一
我爱山中坐,恍若羲皇时。青松影寂寂,白云出迟迟。
兽窟有浚谷,鸟栖无卑枝。万物得所止,人岂不如之。
岩居饮谷水,常得中心怡。
幽居四乐 其四
我爱邵尧夫,缅怀发清吟。当其在百原,危坐必正空。
会此丸中理,宁受外物侵。心空百营息,气静天根深。
爰以风月谈,聊见羲皇心。
秋华咏 其五 芭蕉
山人昼埽室,焚香读周易。泠然万念空,芭蕉照人碧。
同洪平叔游武夷
连宵阴雨长春菭,方驾山中云即开。峰胜正愁舟急过,滩高绝便首重回。
排云岩竹山山出,映水春华曲曲来。薄暮天游最高顶,可无呼月醉深杯。
水居饮酒诗 其一
忧危不为己,放逐岂忘君。但愿常太平,把酒看白云。
湖干四时歌 其三
水溶溶兮林静,云皛皛兮昼长。绿阴浓兮埽径,黄鸟窥兮移床。
水居
到此情偏适,安居兴日新。閒来观物妙,静后见人亲。
啼鸟当清昼,飞华正苒春。呼童数新笋,好护碧窗筠。
白云篇 其一
遥望白云来,转见白云去。白云去不来,不知散何处。
秋月同张伯可吴子往泛溪
不作清溪泛,空令此月孤。寒烟浮欲出,远屿淡疑无。
日月高凫鹄,行藏长荻芦。栖迟何必恶,秋色有吾徒。
戊午吟 其十四
人心偏倚道心中,凡念回旋即圣功。精是不迷如日照,一为不二与天同。
笃恭为执辰居所,未发为中水不风。圣智聪明收敛尽,寂然不动感而通。
湖上閒居季思子往适至
正尔山水閒,念吾烟霞友。春风吹微波,日暮倚杨柳。
我友惠然至,童仆喜奔走。相别叹经时,相逢虑非久。
所欢得晤言,欲言仍无有。默默各自怡,一室閒相偶。
夜深不能寐,明月在东牖。
秋华咏 其四 芦华
秋水不可极,月出寒山静。一夜孤舟边,风吹芦华冷。
和西筑咏 其八 卧雪
山上雪连屋,山僧拥褐眠。下方来往绝,身在几禅天。
秋华咏 其二 夫容
夫容临清水,露下颜色冷。山斋人未眠,独步月中影。
水居漫兴 其十
山人别无妄念,三余两饭便足。穜成百树梅华,此是穷奢极欲。
戊午吟 其十五
孝是修行无价珍,此身在处即吾亲。一禽一草非时剪,五辟三千律可论。
仓德饮和供菽水,朝乾夕惕省昏晨。不分富贵与贫贱,大孝光天是守身。
洛南县薛厚论妻南氏殉夫烈节
峻如南岳千盘秀,洁比中峰万仞华。薶骨山中应化玉,飞魂天外亦成霞。
和西筑咏 其六 步月
独坐松堂下,参差静影来。西湖歌吹歇,推却小窗开。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和西筑咏 其五 坐石
斋中对菊
水居 其三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三
戊午吟 其十
秋华咏 其三 秋葵
同许静馀先生游山
戊午吟 其十六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 其二
程酒诗
戊午吟 其十三
韬光山中杂诗 其三
辛亥春至水居
荻秋杂咏 其二 点瑟轩
戊午吟 其十一
水居 其二
戊午吟 其七
赏华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一
秋华咏 其六 紫薇
夏日风居
庚子秋日同友水居静坐
静坐吟 其二
游静乐寺
和西筑咏 其七 枕流
水居漫兴 其十一
戊午吟 其九
白云篇 其二
韬光山中杂诗 其一
戊午吟 其二
静坐吟 其四
游雁荡山
题吴之矩云起楼
韬光山中杂诗 其二
黄龙庵访超然上人
幽居四乐 其一
戊午吟 其五
水居诗
幽居四乐 其三
丙午元夕
水居饮酒诗 其三
和西筑咏 其一 引泉
韬光山中杂诗 其五
戊午吟 其六
谪居
考亭恭谒朱夫子
戊午春月朔登子陵钓台
水居闭关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二
异草
秋华咏 其一 菊
戊午吟 其三
水居独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