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高攀龙
无客长闭门,客来共心赏。去来亦何心,春风芭蕉长。
和西筑咏 其五 坐石
裴回涧边石,小憩一悠然。不知山月吐,已满竹窗前。
和西筑咏 其三 负薪
采薪松岩下,日暮负盈肩。还思天际鹤,或恐避荼烟。
水居
到此情偏适,安居兴日新。閒来观物妙,静后见人亲。
啼鸟当清昼,飞华正苒春。呼童数新笋,好护碧窗筠。
赏华
春风无恙一登台,犹见桃华满径开。无计可留华再住,明年华发约重来。
荻秋杂咏 其四 班荆馆
同洪平叔游武夷
连宵阴雨长春菭,方驾山中云即开。峰胜正愁舟急过,滩高绝便首重回。
排云岩竹山山出,映水春华曲曲来。薄暮天游最高顶,可无呼月醉深杯。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 其一
年来惟好静,始觉解天韬。山月閒相照,春风淡自陶。
床头储浊酒,镫下有离骚。算尽人间著,无如闭户高。
戊午吟 其十六
事事精详是与非,紫阳以此示全归。初经勉彊须坚苦,渐近天然妙入微。
精义无过能择善,入神还只是知几。须知圣学无多法,尺寸基培万仞巍。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三
城头曾筑小方台,四望长空万象恢。今日荒墟惟草色,春风依旧有情来。
戊午吟 其二
莫为为者是真机,稍著安排便已非。桃自鲜红李自白,鱼能渊跃鸟能飞。
不知本体原如是,安得工夫妙入微。看尽古今差谬处,只缘些子见相违。
戊午吟 其十八
朱陆当年有异同,祗于稽古稍殊功。存心自合先知本,格物无过从识中。
六籍漫从卤莽过,一灵那得豁然通。前贤指示皆精切,后学无讹是晦翁。
戊午吟 其十一
万物同生形不同,犬羊人性岂相通。因观物性明人道,始信人伦是圣功。
仁义非于明察外,愚蒙偏蔽事为中。虽云此理几希甚,两字金针是反躬。
韬光山中杂诗 其一
开窗北山下,日出竹光朗。楼中人兀然,鸟崔时来往。
秋华咏 其二 夫容
夫容临清水,露下颜色冷。山斋人未眠,独步月中影。
水居 其二
饭饱欣然,荡桨菰芦。菱蔓摇漾,莲云芳敷。今日何日,吾长五湖。
其来徐徐,其去于于。
和西筑咏 其四 有客
偶随白云出,不掩白云扉。有客坐来久,山僧归未归。
游雁荡山
昔我爱邱山,名胜土梦想。去去三十年,尘事空鞅掌。
兹游惬始愿,千里遂独往。望山屡驰骛,入谷转疑恍。
仰观秋瀑飞,頫听潭流响。阳崖峙雄突,阴洞藏奇敞。
幽寻碧涧底,遐瞩紫霄上。春风荡轻阴,百里见开朗。
青丹未可图,文翰谁能髣。栖心愿止托,回首空怅怏。
胜地古今存,浮生俄顷赏。安得结茅庐,于此一偃仰。
幽居四乐 其四
我爱邵尧夫,缅怀发清吟。当其在百原,危坐必正空。
会此丸中理,宁受外物侵。心空百营息,气静天根深。
爰以风月谈,聊见羲皇心。
秋华咏 其三 秋葵
华开在今朝,华落不终夕。开落如君恩,丹心不可易。
秋华咏 其六 紫薇
小窗当北牖,日夕生凉风。最爱竹丛里,忽亚一枝红。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戊午吟 其十九
庚戌春日月坡初成
湖干四时歌 其三
同许静馀先生游山
荻秋杂咏 其一 雪鸥阁
丙午元夕
幽居四乐 其三
戊午吟 其九
谪居
水居饮酒诗 其三
秋华咏 其四 芦华
荻秋杂咏 其三 巢居
和西筑咏 其二 种竹
戊午吟 其七
黄龙庵访超然上人
水居 其三
戊午吟 其六
水居饮酒诗 其二
考亭恭谒朱夫子
戊午吟 其三
幽居四乐 其二
游静乐寺
戊午吟 其四
夏日风居
湖上閒居季思子往适至
庚子秋日同友水居静坐
戊午吟 其八
和西筑咏 其一 引泉
戊午吟 其十
幽居四乐 其一
水居漫兴 其二
程酒诗
秋月同张伯可吴子往泛溪
戊午吟 其二十
戊午吟 其十二
水居闭关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 其二
秋华咏 其一 菊
白云篇 其一
至水居
水居漫兴 其十一
水居漫兴 其八
韬光山中杂诗 其二
静坐吟 其四
静坐吟 其二
白云篇 其二
戊午吟 其十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