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戊午吟 其十四

戊午吟 其十四

明代 高攀龙

人心偏倚道心中,凡念回旋即圣功。精是不迷如日照,一为不二与天同。

笃恭为执辰居所,未发为中水不风。圣智聪明收敛尽,寂然不动感而通。

诗人高攀龙的古诗

戊午吟 其二十

明代 高攀龙

学人须自立根基,三戒当先谨独知。无分少壮老异境,一于财色斗严持。

镇重常如五岳峙,防危更似九河堤。大廷暗室心如一,玉粹金精体不亏。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二

明代 高攀龙

竹径茅斋此日居,藤稍橘刺欲教祛。白云片片浴流静,黄鸟声声树影疏。

水居

明代 高攀龙

到此情偏适,安居兴日新。閒来观物妙,静后见人亲。

啼鸟当清昼,飞华正苒春。呼童数新笋,好护碧窗筠。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 其一

明代 高攀龙

年来惟好静,始觉解天韬。山月閒相照,春风淡自陶。

床头储浊酒,镫下有离骚。算尽人间著,无如闭户高。

白云篇 其二

明代 高攀龙

心随白云远,亦随白云迟。欲随白云灭,白云无尽时。

戊午吟 其十四

明代 高攀龙

人心偏倚道心中,凡念回旋即圣功。精是不迷如日照,一为不二与天同。

笃恭为执辰居所,未发为中水不风。圣智聪明收敛尽,寂然不动感而通。

水居独坐

明代 高攀龙

独坐孤亭四望宽,夜深明月浸溪寒。归来山色如相许,老去秋风转自安。

万里云霄看燕雀,百年天地有金兰。尸居未可言匏系,屈指山林事更难。

水居饮酒诗 其三

明代 高攀龙

春气畼人意,桃华满村家。人如不为乐,天却无此华。

戊午吟 其十八

明代 高攀龙

朱陆当年有异同,祗于稽古稍殊功。存心自合先知本,格物无过从识中。

六籍漫从卤莽过,一灵那得豁然通。前贤指示皆精切,后学无讹是晦翁。

荻秋杂咏 其二 点瑟轩

明代 高攀龙

曰狂我岂敢,聊尔混樵牧。闭门春色深,相看柳条绿。

幽居四乐 其一

明代 高攀龙

我爱管幼安,萧然一水榻。诗书有馀閒,户庭无尘杂。

四海方沸糜,吾独深闭閤。辛勤海上归,乐此旧井邑。

徵书何为者,莞尔笑不荅。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一

明代 高攀龙

满目蒿莱三径荒,秋蛩吟处旧升堂。党人不死倾葵藿,一饭君恩不可忘。

夏日风居

明代 高攀龙

长日此静坐,终日无一言。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风。

细雨渔舟归,儿童喧树风。北风忽南来,落日在远山。

顾此有好怀,酌酒遂陶然。池中鸥飞去,两两复来还。

白云篇 其一

明代 高攀龙

遥望白云来,转见白云去。白云去不来,不知散何处。

水居漫兴 其十

明代 高攀龙

山人别无妄念,三余两饭便足。穜成百树梅华,此是穷奢极欲。

戊午吟 其十七

明代 高攀龙

言行须从拟议成,不从拟议失权衡。拟言本自三缄慎,议动繇于真炼精。

率意岂真为率性,争先或恐是争名。须知变化方为易,变化原从拟议生。

秋月同张伯可吴子往泛溪

明代 高攀龙

不作清溪泛,空令此月孤。寒烟浮欲出,远屿淡疑无。

日月高凫鹄,行藏长荻芦。栖迟何必恶,秋色有吾徒。

韬光山中杂诗 其五

明代 高攀龙

时穿深竹坐,人境忽如失。落日照前山,松间一僧出。

韬光山中杂诗 其三

明代 高攀龙

寒风客衣薄,依岩暴朝旭。坐久不知还,山童报黍执。

韬光山中杂诗 其一

明代 高攀龙

开窗北山下,日出竹光朗。楼中人兀然,鸟崔时来往。

高攀龙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10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