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高攀龙
饭饱欣然,荡桨菰芦。菱蔓摇漾,莲云芳敷。今日何日,吾长五湖。
其来徐徐,其去于于。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一
满目蒿莱三径荒,秋蛩吟处旧升堂。党人不死倾葵藿,一饭君恩不可忘。
次刘伯先闭关韵
在在名山寂寂峰,渊泉深处有潜龙。非于太极先天覛,只在寻常日用逢。
当默识时微有象,到名言处绝无踪。洗心藏密吾曹事,长掩衡门独抚松。
静坐吟 其一
我爱山中坐,恍若羲皇时。青松影寂寂,白云出迟迟。
兽窟有浚谷,鸟栖无卑枝。万物得所止,人岂不如之。
岩居饮谷水,常得中心怡。
黄龙庵访超然上人
山深昼寂寂,樵语声屑屑。一径入青蔼,竹木夏秀洁。
有僧赤脚眠,长啸天地裂。见我掇衣起,坦腹笑咥咥。
任真无盖藏,布怀不曲折。摘茗煮鲜泉,豆芋楚楚设。
充然可供客,足已了不缺。引我看泉石,发兴皆奇绝。
挥手别之去,中心自怡悦。
和西筑咏 其二 种竹
自将山竹种,岂望便成林。一竿明月里,聊尔步清阴。
静坐吟 其四
我爱树下坐,终日自翩跹。据梧有深意,抚松岂徒然。
亮哉君子心,不为一物牵。绿叶青天下,翠幄苍崖前。
抚己足自悦,此味无言传。
秋华咏 其三 秋葵
华开在今朝,华落不终夕。开落如君恩,丹心不可易。
戊午吟 其十四
人心偏倚道心中,凡念回旋即圣功。精是不迷如日照,一为不二与天同。
笃恭为执辰居所,未发为中水不风。圣智聪明收敛尽,寂然不动感而通。
幽居四乐 其一
我爱管幼安,萧然一水榻。诗书有馀閒,户庭无尘杂。
四海方沸糜,吾独深闭閤。辛勤海上归,乐此旧井邑。
徵书何为者,莞尔笑不荅。
和西筑咏 其四 有客
偶随白云出,不掩白云扉。有客坐来久,山僧归未归。
静坐吟 其二
我爱水边坐,一洗尘俗情。见斯逝者意,得我幽人贞。
漠漠苍菭合,寂寂野云荣。潜鱼时一出,浴鸥亦不惊。
我如水中后,悠然两含清。
斋中对菊
白日林中静,秋风此室閒。黄华无限意,相对一开颜。
幽居四乐 其四
我爱邵尧夫,缅怀发清吟。当其在百原,危坐必正空。
会此丸中理,宁受外物侵。心空百营息,气静天根深。
爰以风月谈,聊见羲皇心。
韬光山中杂诗 其四
日暮山寂然,树响栖乌下。独行深涧边,野华摘成把。
题吴之矩云起楼
吾友搆高楼,上与南山友。推窗延诸峰,凭几揖群阜。
楼中列万卷,亦贮泉百缶。彝鼎皆商周,图书悉科斗。
客来赏奇文,疑义相与剖。递品阳羡荼,呼取惠山酒。
或时自晏坐,澹然一何有。青山时出云,白云时入牖。
焂忽曳作衣,亦或变为狗。起灭千万端,巧历能算否。
人生一如此,幻化安能久。借问天壤閒,何者是不朽。
韬光山中杂诗 其三
寒风客衣薄,依岩暴朝旭。坐久不知还,山童报黍执。
和西筑咏 其一 引泉
次第竹根来,相将得到家。鸟啼春雨后,流出满山华。
水居饮酒诗 其一
忧危不为己,放逐岂忘君。但愿常太平,把酒看白云。
韬光山中杂诗 其五
时穿深竹坐,人境忽如失。落日照前山,松间一僧出。
水居闭关
幽居无事不开颜,为惜春光只闭关。两眼情亲惟绿野,一生心契有青山。
桃华灼灼鸟啼寂,柳絮飞飞人意閒。缓步溪头看落日,月明深竹抱琴还。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戊午吟 其十一
韬光山中杂诗 其一
水居漫兴 其二
韬光静坐
戊午吟 其十七
戊午春月朔登子陵钓台
戊午吟 其十
荻秋杂咏 其一 雪鸥阁
夏日风居
程酒诗
戊午吟 其二
水居诗
湖上閒居季思子往适至
戊午吟 其十五
和西筑咏 其六 步月
同洪平叔游武夷
荻秋杂咏 其四 班荆馆
水居饮酒诗 其三
戊午吟 其七
戊午吟 其十九
和西筑咏 其三 负薪
幽居四乐 其三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 其三
秋月同张伯可吴子往泛溪
辛亥春至水居
庚子秋日同友水居静坐
戊午吟 其八
秋华咏 其五 芭蕉
戊午吟 其十三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 其一
和西筑咏 其七 枕流
静坐吟 其三
戊午吟 其五
戊午吟 其十六
湖干四时歌 其三
至水居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三
水居漫兴 其十
庚戌春日月坡初成
蔡观察贻余禅衣成夜坐诗寄谢
戊午吟 其四
荻秋杂咏 其二 点瑟轩
荻秋杂咏 其三 巢居
读书山中季弟携具见过
和西筑咏 其八 卧雪
水居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