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高攀龙
长日此静坐,终日无一言。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风。
细雨渔舟归,儿童喧树风。北风忽南来,落日在远山。
顾此有好怀,酌酒遂陶然。池中鸥飞去,两两复来还。
戊午吟 其十三
见易更须知用易,圣人原只用中庸。刚柔见处几先吉,中正亡时动即凶。
能惧始终皆免咎,存诚隐显悉成龙。莫言卜筮用为小,动静须占是易宗。
韬光山中杂诗 其五
时穿深竹坐,人境忽如失。落日照前山,松间一僧出。
黄龙庵访超然上人
山深昼寂寂,樵语声屑屑。一径入青蔼,竹木夏秀洁。
有僧赤脚眠,长啸天地裂。见我掇衣起,坦腹笑咥咥。
任真无盖藏,布怀不曲折。摘茗煮鲜泉,豆芋楚楚设。
充然可供客,足已了不缺。引我看泉石,发兴皆奇绝。
挥手别之去,中心自怡悦。
秋华咏 其一 菊
日暮有好怀,閒閒来田閒。篱边见黄菊,相对不知还。
戊午吟 其一
圣贤止是学为人,学不知天人未真。天在人身春在木,人居天内木涵春。
万殊精别方知义,一本穷研始识仁。试看天人无间处,不知天道岂知身。
水居诗
少敦诗书好,长嗜山水娱。一朝谢簪组,而来居菰芦。
青山当我户,流水绕我庐。窗中达四野,喜无垣壁拘。
桃柳植长堤,菱荷被广渠。徒侣有渔父,比邻惟田夫。
虚堂中日静,恍若游黄虞。兀兀日趺坐,欣欣时读书。
会兹动静理,常得性情舒。恓然以卒岁,去此将焉如。
戊午吟 其十九
精气为躯造化功,游魂为变浩无穷。如何谓死为灭尽,反落禅诃断见中。
神化自然称不测,有无不著是真空。莫将空字谩归佛,虚实原于微显同。
荻秋杂咏 其三 巢居
远村人语寂,幽入卧方妥。夜半闻清钟,明月当楼堕。
水居 其三
举网得鱼,摘我园蔬。享鱼煮蔬,载陈我书。酒中有旨,书中有腴。
聊尔东窗,不乐何如。
戊午吟 其十六
事事精详是与非,紫阳以此示全归。初经勉彊须坚苦,渐近天然妙入微。
精义无过能择善,入神还只是知几。须知圣学无多法,尺寸基培万仞巍。
异草
南山有异草,不逐众卉荣。古澹无颜色,幽芳有馀情。
结根千仞冈,似吸阴阳精。小物有至性,近垢不得生。
严霜无遗秀,卓彼犹峥嵘。虽非松柏质,可结岁寒盟。
世无知之者,含风以凄清。
湖上閒居季思子往适至
正尔山水閒,念吾烟霞友。春风吹微波,日暮倚杨柳。
我友惠然至,童仆喜奔走。相别叹经时,相逢虑非久。
所欢得晤言,欲言仍无有。默默各自怡,一室閒相偶。
夜深不能寐,明月在东牖。
水居漫兴 其二
柴门春掩寂寂,小楼卧起徐徐。朝来公事几许,过桥东岸观鱼。
戊午吟 其九
物物其来有定则,自然之则谓之天。但因在物付各物,一任纷然本寂然。
随处家庭堪作佛,无须岩壑始修仙。北机实在程门显,何事庐山不细研。
水居漫兴 其八
小阁凭阑莞尔,匡床拥被陶然。夜半人声何处,芦华隔浦渔船。
庚子秋日同友水居静坐
兀兀何为者,朝曦属夕阴。六经疑处破,一气静中深。
宵汉孤县榻,乾坤壮盍簪。五湖秋色满,相守岁寒心。
白云篇 其二
心随白云远,亦随白云迟。欲随白云灭,白云无尽时。
和西筑咏 其六 步月
独坐松堂下,参差静影来。西湖歌吹歇,推却小窗开。
水居 其一
微雨乍过,好风徐来。游云断续,众峰皆开。欢然抚景,尽兹一杯。
世事如积,亦巳焉哉。
秋华咏 其五 芭蕉
山人昼埽室,焚香读周易。泠然万念空,芭蕉照人碧。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和西筑咏 其三 负薪
荻秋杂咏 其二 点瑟轩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一
白云篇 其一
考亭恭谒朱夫子
题吴之矩云起楼
韬光山中杂诗 其四
水居 其二
韬光山中杂诗 其三
和西筑咏 其四 有客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 其二
水居漫兴 其十一
戊午吟 其十五
戊午吟 其六
荻秋杂咏 其四 班荆馆
戊午吟 其二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 其一
程酒诗
戊午吟 其十二
戊午春月朔登子陵钓台
戊午吟 其七
水居
赏华
和西筑咏 其七 枕流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二
和西筑咏 其一 引泉
秋华咏 其二 夫容
戊午吟 其二十
秋月同张伯可吴子往泛溪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三
次刘伯先闭关韵
水居漫兴 其十
韬光静坐
荻秋杂咏 其一 雪鸥阁
水居闭关
夏日风居
读书山中季弟携具见过
和西筑咏 其五 坐石
洛南县薛厚论妻南氏殉夫烈节
静坐吟 其三
幽居四乐 其二
静坐吟 其二
丙午元夕
斋中对菊
幽居四乐 其一
秋华咏 其三 秋葵
韬光山中杂诗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