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高攀龙
举网得鱼,摘我园蔬。享鱼煮蔬,载陈我书。酒中有旨,书中有腴。
聊尔东窗,不乐何如。
戊午吟 其三
千圣传心一敬修,不知真敬反成囚。欲求一得且永得,须下千休与万休。
疏水曲肱常浩浩,百官万务尽悠悠。廓然天地浑无事,一物匈中岂足留。
戊午吟 其二
莫为为者是真机,稍著安排便已非。桃自鲜红李自白,鱼能渊跃鸟能飞。
不知本体原如是,安得工夫妙入微。看尽古今差谬处,只缘些子见相违。
水居
到此情偏适,安居兴日新。閒来观物妙,静后见人亲。
啼鸟当清昼,飞华正苒春。呼童数新笋,好护碧窗筠。
戊午吟 其四
中庸二字圣真诠,来自唐虞一脉传。本体睹闻为入窍,工夫戒惧是天然。
但从庸行庸言里,直彻无声无臭先。此是人人真本色,可怜千古作陈编。
韬光山中杂诗 其二
山黛浓于染,丹枫閒翠竹。远见白日间,山僧结小屋。
游静乐寺
杖策寻古寺,深山纵所如。古木连溪桥,修篁夹细渠。
翳然见人家,茅屋庭除虚。缅怀于此中,坦腹哦诗书。
良朋三五人,列岛南北居。兴来相经过,直质返厥初。
生与羲皇侣,歾与天地俱。
水居饮酒诗 其一
忧危不为己,放逐岂忘君。但愿常太平,把酒看白云。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三
城头曾筑小方台,四望长空万象恢。今日荒墟惟草色,春风依旧有情来。
夏日风居
长日此静坐,终日无一言。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风。
细雨渔舟归,儿童喧树风。北风忽南来,落日在远山。
顾此有好怀,酌酒遂陶然。池中鸥飞去,两两复来还。
戊午吟 其十一
万物同生形不同,犬羊人性岂相通。因观物性明人道,始信人伦是圣功。
仁义非于明察外,愚蒙偏蔽事为中。虽云此理几希甚,两字金针是反躬。
戊午吟 其五
格物无端成聚讼,起于知本二言分。但知知本即知至,格物何曾舟阙文。
本在操舟方舟舵,本迷乱国为无君。只翻诚意一错简,涤荡青霄万顷云。
和西筑咏 其六 步月
独坐松堂下,参差静影来。西湖歌吹歇,推却小窗开。
韬光山中杂诗 其五
时穿深竹坐,人境忽如失。落日照前山,松间一僧出。
戊午吟 其十七
言行须从拟议成,不从拟议失权衡。拟言本自三缄慎,议动繇于真炼精。
率意岂真为率性,争先或恐是争名。须知变化方为易,变化原从拟议生。
和西筑咏 其七 枕流
春涧鸣幽鸟,春华欲满山。不知人世事,一枕石泉閒。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 其一
年来惟好静,始觉解天韬。山月閒相照,春风淡自陶。
床头储浊酒,镫下有离骚。算尽人间著,无如闭户高。
庚戌春日月坡初成
浩浩月初上,月坡正受之。以我无营心,当此独坐时。
为筹世中事,无乐可代兹。长林寒风息,春气蔼如斯。
万族各萌动,我心岂不知。頫视方舆静,仰观圆象驰。
灵襟林无际,一形安足私。持以畀大钧,荣悴非所思。
白云篇 其二
心随白云远,亦随白云迟。欲随白云灭,白云无尽时。
次刘伯先闭关韵
在在名山寂寂峰,渊泉深处有潜龙。非于太极先天覛,只在寻常日用逢。
当默识时微有象,到名言处绝无踪。洗心藏密吾曹事,长掩衡门独抚松。
水居 其一
微雨乍过,好风徐来。游云断续,众峰皆开。欢然抚景,尽兹一杯。
世事如积,亦巳焉哉。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秋华咏 其五 芭蕉
戊午吟 其九
幽居四乐 其一
黄龙庵访超然上人
秋华咏 其二 夫容
水居闭关
谪居
韬光山中杂诗 其一
湖干四时歌 其三
幽居四乐 其三
韬光静坐
水居饮酒诗 其二
蔡观察贻余禅衣成夜坐诗寄谢
戊午吟 其十二
戊午吟 其十六
同洪平叔游武夷
异草
戊午吟 其十九
荻秋杂咏 其四 班荆馆
荻秋杂咏 其一 雪鸥阁
水居独坐
程酒诗
秋华咏 其六 紫薇
湖上閒居季思子往适至
斋中对菊
水居 其二
荻秋杂咏 其二 点瑟轩
和西筑咏 其二 种竹
游雁荡山
丙午元夕
和西筑咏 其五 坐石
戊午吟 其十
题吴之矩云起楼
白云篇 其一
秋华咏 其三 秋葵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二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 其二
水居诗
戊午吟 其一
戊午春月朔登子陵钓台
洛南县薛厚论妻南氏殉夫烈节
秋月同张伯可吴子往泛溪
幽居四乐 其四
和西筑咏 其八 卧雪
戊午吟 其六
至水居
读书山中季弟携具见过
和西筑咏 其一 引泉
戊午吟 其八
秋华咏 其四 芦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