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曾礼名山兴未谖,漫摇双桨入深村。梅花带雪笼轩槛,鸥鸟随流知院门。
皓月亦知亲丈室,黄金重见布祇园。幽窗又得谈三夕,耳听应难会一言。
寿羽四邹广文 其二
吾爱君才比郑虔,词章落纸如云烟。诸生侍讲环门立,雨雪都忘满院前。
九江再访岑金纪不遇
江路桑麻尽,微灯见夜村。独从疏雨里,重叩小柴门。
何事先生去,空留童子言。滩声与归棹,只恐太伤魂。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半岁西湖旅食身,缄诗遥寄越溪滨。澹庵泉道清无比,留待穷交一故人。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五
悲风吹地日无光,道是贤王旧战场。君子不留猿鹤在,萧萧白骨总闻香。
寄白山上人 其一
昔别江城何太匆,忆师常在五更钟。缄书欲寄樵西寺,寺隔春云千万重。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玉轸六莹琴,纱窗弹夜深。如何山水志,迸出庙廊心。
素月经银汉,閒情在翠林。几时花下路,缓步一相寻。
粤台新柳 其六
春花开遍叶初齐,十里阴中走马蹄。霸上棘门何足道,试将一箭射长堤。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三
黄菊花开满砌间,未妨杯酒醉离颜。閒心羡尔溪山好,又得三年放白鹇。
寒树
空山冬气合,孤干欲如何。响处不惊梦,霜声到地多。
往来禽寂寂,高下月峨峨。独立那堪对,洞庭怀暮波。
寄张超然 其一
白鹤峰头昔别君,音书十载两无闻。知交秋仲来南海,一道君名颊尽芬。
寿月涛上人 其一
千针一衲白头僧,久坐山中少送迎。六十年前师记否,明星灿烂独周行。
广州元夜歌 其一
穗石春明古洞开,绛花千树布香街。绿舆来往穿花市,半揭珠帘露绣鞋。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閒园半亩倚江隈,尽日潮声相往来。石路转经花下入,柴门先见浪中开。
数行疏雨侵书幌,五月微寒入酒杯。世上炎蒸何处避,不妨潦倒醉佳醅。
寄洪庾山
郊西篱落菜花初,五柳门前君旧居。章甫朱轮都弗羡,不知深夜著何书。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清晨入左蠡,薄暮柴桑城。夙昔怀高风,悠然望玉京。
田园久已没,三径草纵横。蝉鸣在高树,和风送清声。
斯人不可见,山水有馀情。嗟予虽不敏,颇轻世上名。
缅维千古人,怀抱辄相倾。
寄白山上人 其二
菩提树下识师初,贝叶经文手自书。僧腊渐高心渐了,又携衣钵入深居。
自河头入山 其一
宵烟未散笋舆行,花落东风尚有声。茅屋隔松蒸秫火,光和残月到天明。
秋夜独坐有怀冈州诸子
独坐幽窗里,虫声响不休。草光清露下,月淡素云流。
心绪摇长夜,灯花对小楼。朋侪隔秋水,书札若为投。
送豫章梁质人入秦 其二
从来豪杰言形胜,欲塞函关祇一丸。今日车书安事此,长杨秋雨渐声寒。
重游雷峰寺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赠李少君 其一
送魏之秦 其二
象山怀古 其二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四
送离大师入天湖
感秋 其六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四
自河头入山 其十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十
古歌 其三
留别林君卫 其四
寄容廷恂 其二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人日作客那邕与主人王问溪赋共用东坡人日韵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老榕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
虎丘中秋 其七
虎丘中秋 其四
圭峰白云词 其二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寿广慧上人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汉上寄别毛子霞
赠洞玄上人 其一
琼南杂咏 其一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寄答冈州顾迂客明府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二
入粤始祖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太常祖
寿黄母郭太君
西畴春望 其二
留别超上人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西湖曲 其一
寄李素公
赠海幢慧轮大师
葛帐
入罗浮住石洞作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五
广州竹枝辞 其三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自河头入山 其四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寄陶握山 其一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三
哭朱三质
寄陶握山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