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千峰日落客行稀,雾捲东风欲湿衣。树下老猿当涧饮,村边黄犊带禽归。
自河头入山 其四
新雨连朝水灌畦,薄田千亩及时犁。农夫就饷林间妇,笑指声声布谷啼。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三
黄茅障里树苍苍,问禁先须自入乡。何事村中人尽道,狐狸休惮畏豺狼。
古歌 其六
投藕绿池下,花开值晚烟。捲帘当户坐,望莲不见莲。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 其一
梅花谷里别鸣驺,君去琼州我惠州。双鬓白来君似我,盐梅还是属君侯。
登海潮岩
岧峣石室倚沧溟,渐上秋山兴渐增。峭壁倒悬梯两道,小窗斜见浪千层。
人踪绝处逢猴酒,鸟道通时接禹藤。最喜徵徭犹未到,杖藜閒日不妨登。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千腋狐裘赭白骄,关门风雪正萧萧。鴐鹅天上先传信,万乘应逢廿四桥。
留别林君卫 其二
连宵风雨尚联床,乍听荒鸡便束装。他夜梦魂还到此,故人门巷最难忘。
自河头入山 其五
千声征铎出长林,绿叶重重春渐深。不识此间行道者,鸡鸣时节尔何心。
中散大夫祖
十载心知莽伪真,松兹一谪见纯臣。可怜廉吏廉何甚,身后衣冠尚与人。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问师何所适,乃在樵山阴。古寺千章木,閒云一片心。
折花惊晓蚁,出食下幽禽。日夕惟清梵,因风度远林。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满天风雪一行人,赋别谁能有老亲。怪得临岐重惆怅,杏花开在隔年春。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枳花树树啼春鸟,梅子青青客到来。清磬一声山屐响,白头僧把寺门开。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清晨入左蠡,薄暮柴桑城。夙昔怀高风,悠然望玉京。
田园久已没,三径草纵横。蝉鸣在高树,和风送清声。
斯人不可见,山水有馀情。嗟予虽不敏,颇轻世上名。
缅维千古人,怀抱辄相倾。
自河头入山 其九
丁丁伐木昼声喧,竹里人家溪上村。青箬盖头椎髻妇,乱烟驱犊上高原。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众卉皆摇落,一枝良可思。非关雨露德,生有岁寒姿。
无意来华屋,闲情在短篱。秋英人素重,知与夕餐宜。
寄梁药亭 其二
村居闻复住芙蓉,终日吟诗对岸松。欲访草堂诵新句,水云遥隔一重重。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松堂钟磬罢,疏露滴秋林。好月还终夜,明灯共此心。
方穷选胜力,不觉入山深。自笑红尘里,茫茫何处寻。
任山有家蒲涧将归冈州邀予宿别珠江江上
今夕是何夕,亲知自此回。人吟青雀舫,浪过白鹅来。
渐渐吐山月,纷纷落酒杯。东风犹与便,正好晓帆开。
送孟行弟北上 其一
冬月梅花斗雪新,一枝折赠计偕人。北梅不似南梅好,灼灼先开万国春。
古歌 其二
闻郎客在楚,楚国有巫山。应是神女故,教郎不得还。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赠少年李道士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广州竹枝辞 其八
广州元夜歌 其七
感秋 其七
珠崖杂咏 其三
都门访程周量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三
合江楼前走笔送刘鳌石还广州即有太原之行
寄白山上人 其二
西湖后曲 其七
惠阳竹枝辞 其一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赠杨敏叔
子夜曲 其三
送陈六一广文赍志入都
赠海幢慧轮大师
村居 其五
广州竹枝辞 其一
吴门送契如竹仙两大师归粤
送圆和尚还丹霞
自电白至海安 其九
寄容廷恂 其二
赠赛娥校书 其一
琼南杂咏 其一
广州竹枝辞 其三
淀心亭
西湖后曲 其二
半帆
惠阳竹枝辞 其二
访胡星卿 其二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二
寄洪庾山
尺木桥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十
集古诗附无题
汉上寄别毛子霞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寿广慧上人
西湖后曲 其五
象山怀古 其二
珠崖杂咏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十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哭朱三质
寄陶握山 其二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十
琼南杂咏 其四
自河头入山 其七
寄懿士侄时馆罗浮之梅花村此余时在海南诗也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寒树
送魏之秦 其三
送离大师入天湖
寄敏上人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访光公兰若
珠崖杂咏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