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百里灵洲水拍天,小金一点望如船。纸窗竹屋清阴下,中有高僧最少年。
感秋 其八
十千美酒泛蒲桃,一饮那知白日高。中使夜来开凤诏,依然沉醉鹔鹴袍。
子夜曲 其三
清江何所有,红豆生其涯。形影虽在迩,朝夕两相思。
感秋 其五
伪汉花田一望秋,素馨栽罢美人愁。阎罗法密民犹在,百粤王孙几姓刘。
送吴虎泉计偕
老去但依良友乐,如君万里计偕何。文章况是惊人句,此别应知岁月多。
西湖后曲 其四
忘机亭接集鸥涯,秋月秋风事事佳。世上机心忘已尽,不知何事复伤怀。
赠少年李道士
手持二尺黄金简,旧有传家道德经。吉日天坛朝北斗,少年原是老人星。
寄容廷恂 其一
永夜怀人独不眠,秋风吹上小窗前。银河岁岁无清浅,书札须将寄客船。
寄答冈州顾迂客明府
廿载姑苏曾作客,每怀风雅忆同游。兰桡泊处香溪柳,桂树开时然屧秋。
马齿居然成野叟,猪肝焉敢累贤侯。或时罢钓沧江晚,閒看鸬鹚与白鸥。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一
结爱为兄弟,恩情共骨肉。抗心同白水,明信炳如烛。
欢娱未有时,邈若参商宿。行客非岁月,相见岂能卜。
自河头入山 其六
野棠花谢水无声,旧殿荒凉禾黍生。故老尚能遮道语,鹃啼无夜不三更。
中散大夫祖
十载心知莽伪真,松兹一谪见纯臣。可怜廉吏廉何甚,身后衣冠尚与人。
古歌 其五
怯坐月明中,非为月光冷。不堪月照人,低头独顾影。
挽杨烈妇二章
室中之戈,其乱孔多,妾死则那。
天穷地黑,刀光水白,断送鬼魄。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一
仙湖街口月徘徊,暂醉兰陵酒百杯。横海勋名何足异,罗浮山色帐前来。
惠阳竹枝辞 其四
烟霞桥出鳄湖边,一道垂杨入野田。郎骑白马来殊好,鳄怪伤人是浪传。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十
大堤堤上柳丝丝,今日重来异昔时。岂是近人离别易,年年折尽路头枝。
海幢访角子和尚
白发漫扶筇,秋山访法王。残红霜后叶,斜日寺西廊。
不见松枝偃,空闻柏子香。谁行心处路,吾自泛归航。
留别林君卫 其二
连宵风雨尚联床,乍听荒鸡便束装。他夜梦魂还到此,故人门巷最难忘。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月上空阶雪色寒,病夫无力欲行难。何时得共幽园里,细把禅心坐夜阑。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四
满目平田飞鹧鸪,晚风斜日好相呼。白头老衲当窗坐,眼处闻声会得无。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宿冲虚观
古歌 其二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送梁药亭北上 其二
虎丘中秋 其四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宿离患大师禅房
寿黄澹轩 其一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留别林君卫 其四
寿广慧上人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二
感秋 其七
广州竹枝辞 其五
珠崖杂咏 其五
涧上访徐昭法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二
听泽远弟弹琴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尺木桥
自河头入山 其三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一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送岑霍山客游江南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六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纸刀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西湖后曲 其七
寄寿李慧庵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二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江上酒楼口占送肇楚归冈州
挽陈大夫
集古诗附无题
自河头入山 其八
送任山有归冈州
西畴春望 其二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哭黄同五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三
寄李素公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一
人日作客那邕与主人王问溪赋共用东坡人日韵
登海潮岩
寿黄母郭太君
送孟行弟北上 其一
广州元夜歌 其十
子夜曲 其一
琼南杂咏 其一
寿月涛上人 其二
象山怀古 其二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三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