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穗石春明古洞开,绛花千树布香街。绿舆来往穿花市,半揭珠帘露绣鞋。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三
虚冢虽留世已殊,千山日澹草荒芜。最怜三月坟边树,杜宇声声带血呼。
潘子登以诗扇见赠赋此答之
每开纨扇诵佳章,暑月风寒夜有光。不是昔年浮海客,珠玑安得满奚囊。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十
大堤堤上柳丝丝,今日重来异昔时。岂是近人离别易,年年折尽路头枝。
云半阁
老僧开竹阁,缥缈倚城西。松际日初上,窗间云渐低。
经教童子读,法说众生迷。不是高贤至,寻常懒下梯。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陆贾城边旧识君,重逢已是法王身。名山我亦行将遍,国土归来得几人。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一
茅堂新筑寺垣西,修竹千竿绕碧溪。满径落花无过客,磬声才歇鸟声啼。
寄白山上人 其二
菩提树下识师初,贝叶经文手自书。僧腊渐高心渐了,又携衣钵入深居。
寄张超然 其一
白鹤峰头昔别君,音书十载两无闻。知交秋仲来南海,一道君名颊尽芬。
西畴春望 其二
寥寥天地外,知己岂无人。对此閒田里,殊惭怀土身。
农夫分五谷,鸟语乱三春。俯仰诚难问,年华空复新。
赠赛娥校书 其二
自修眉黛自家矜,不是檀郎唤不应。约略舞衫添一寸,纤腰如削未曾增。
送任山有归冈州
弹琴送归客,草草不成音。相见虽非远,终伤离别心。
鸟鸣朝树里,人立去帆阴。何以为今夕,閒庭月正深。
粤台新柳 其五
珠海西流入柳坡,年年春色最先过。虽然枝叶垂垂密,菀柳从今不用歌。
珠崖杂咏 其一
一春黄菊满东篱,岂是高天别有私。错被鹧鸪频懊恼,原来佳物不逢时。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一
板舆佳日适閒园,半是青童半子孙。疏竹池边开桂酒,罗浮仙液本来温。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裹疮阵战捍危城,国破为臣敢独生。怪得珠江江上水,至今犹作怒涛声。
石浪园 其二
路尽双桥接,楼台倚岸偏。千头梅子树,几片素馨田。
石涧归潮涨,林花带露鲜。板舆时奉母,泛览薄凉天。
子夜曲 其三
清江何所有,红豆生其涯。形影虽在迩,朝夕两相思。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四
满目平田飞鹧鸪,晚风斜日好相呼。白头老衲当窗坐,眼处闻声会得无。
寄黄海汤玄翼
垂杨巷口掩秋云,宅近沧波渔父邻。文体共推为领袖,荷花自采向头巾。
致书多向居山友,持行偏过出世人。记得月明沙路上,尚携僧伴访江津。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衲衣千片把苍藤,苦行中脩最上乘。血汗任劳三十载,朝昏常饭半千僧。
心非水月同清静,境到仇雠绝爱憎。閒日每于松下坐,笑看山色一层层。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半帆
珠崖杂咏 其五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三
涧上访徐昭法
送胡云仲归豫章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 其一
寄陶握山 其三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西湖后曲 其四
访胡星卿 其二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送梁药亭北上 其二
子夜曲 其二
惠阳竹枝辞 其二
续奁 其一
送离大师入天湖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六
赠少年李道士
粤台新柳 其六
访高望公村舍 其二
寒树
自河头入山 其三
宿胡大灵水斋
琼南杂咏 其三
赠禅起上人
感秋 其八
寄张超然 其三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二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七
重过光半大师兰若
丙寅春三月叶端五招饮后山寿燕亭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五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五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寿广慧上人
白山大师非台落成相对坐月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九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送郑珠江太史还朝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珠崖杂咏 其二
秋夜独坐有怀冈州诸子
西湖后曲 其七
听泽远弟弹琴
老榕
宿锦岩东庵呈昱微上人
圭峰白云词 其二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二
出都谣八章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寿始一上人
送豫章梁质人入秦 其二
吴门送契如竹仙两大师归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