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碧柳青槐拂短篷,都门到日又秋风。君王内殿心应喜,革履听来迥不同。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七
满湖青草雁声春,摘尽庭兰不见君。唯对松筠听刻漏,欲书花叶寄朝云。
窗残更夜人何处,树蘸芜香鹤共闻。无复绮罗歌白日,青丝宝髻石榴裙。
远公自石桥精舍罢讲初归作
松花久向云中食,黄叶无端逐水流。尘世是非何处尽,归来犹及小山秋。
越裳道中
路转斜阳入翠微,轻车只与鸟争飞。春风共看王孙草,南北游人总未归。
续奁 其一
深宵拚胆自家行,豆蔻梢头月渐生。常恐小奴竹外过,瞰人踪迹最分明。
送胡云仲归豫章
忆君为新婚,我是执柯人。君年方二十,我乃仅三旬。
义气干云霄,力断东海潮。冯邓小功名,郭李殊寥寥。
可怜岁月去如驶,数茎白发鬓边起。君年亦强壮,居然抱三子。
言念匡庐好,携家归故里。匡庐之瀑数千丈,空中日照虹霓似。
羡君有兄能赋诗,亦能斗酒浇块垒。河梁此日送君行,我亦扁舟向旧京。
人生豪气久当尽,谁知老骥槽中鸣。请君兄弟上匡庐,望我负剑东南征。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二阮还山去,予将渡海时。舟车虽异路,怀抱尚如斯。
吾道久为客,他人安得知。路难君莫叹,险极渐成夷。
广州元夜歌 其九
少妇闺中学画眉,春山楼外淡相窥。不知底事关眉角,恰似山回叠浪时。
送叶文弟北上 其一
一杯薄酒送劳亭,百粤梅先万国馨。倘过金陵城下去,六朝松老尚青青。
西畴春望 其二
寥寥天地外,知己岂无人。对此閒田里,殊惭怀土身。
农夫分五谷,鸟语乱三春。俯仰诚难问,年华空复新。
三城留别野望雨望两侄与任山有同赋
饮酒莫辞醉,别离方在兹。晓风吹岸叶,散落珠江湄。
我客未旬日,子留尚几时。相迟谢矰缴,颉顽淩天翨。
惠阳竹枝辞 其二
侬家住在西湖边,暮暮朝朝得见莲。恨杀昨宵无赖雨,水深寻藕总无缘。
寿月涛上人 其一
千针一衲白头僧,久坐山中少送迎。六十年前师记否,明星灿烂独周行。
寄张超然 其一
白鹤峰头昔别君,音书十载两无闻。知交秋仲来南海,一道君名颊尽芬。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八
北邙松柏锁愁烟,望尽黄茅是海边。孤垄阴风吹宿草,出云清梵欲歌筵。
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日暮乡关何处是,亦应怀抱暗凄然。
送离大师入石洞
罗浮高万丈,缥缈在东方。云雪藏精舍,天人待法王。
饥餐林下菌,闲梦瀑边床。别去何消息,梅花闻处香。
小浮山
造化良难测,浮山到寺东。影随潮汐动,奇尽鬼神工。
树荫过桥客,花飞近谷风。半帆闲伫立,相望意何穷。
珠崖杂咏 其三
藤蔓交加海漆香,山川满目尚洪荒。槟榔子熟输官税,椰酒邀人杀豕尝。
广州竹枝辞 其三
妾家旧住青枫桥,日见王孙马饮潮。何事王孙别妾去,早潮仍长暮潮消。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阿母层楼傍水汀,由来仙媛乐沧溟。试言震泽包山妇,或住湘江或洞庭。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过尽东江数十程,题诗日上赵佗城。閒来若作还家梦,先向先人丘垄行。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送陈太守还燕 其一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古歌 其二
宿华首台
石浪园 其二
半帆
感秋 其六
圭峰白云词 其二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寄陶握山 其三
寄寿李慧庵
送朱子成之西粤经纪张默庵后事
过知淡叔茅亭
送任山有归冈州
广州竹枝辞 其五
粤台新柳 其六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点头石
广州竹枝辞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三
送吴虎泉计偕
寄陶握山 其一
寄梁药亭 其二
华山访徐昭法
琼南杂咏 其四
送离大师入天湖
自河头入山 其一
广州元夜歌 其一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四出梅关
绘空轩
琼南杂咏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寄李素公
广州竹枝辞 其六
珠崖杂咏 其六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一
君马黄为载生二叔祖生日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珠崖杂咏 其二
送黎雨亭之惠阳时余将有琼州之行
广州元夜歌 其四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三
西湖曲 其一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赠濮澹轩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二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十
入罗浮住石洞作 其二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集古诗附无题
寄容廷恂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