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洪武年初忆谢公,书堂西筑墨池东。高皇寸土烟消尽,谁保当时一亩宫。
送离大师入石洞
罗浮高万丈,缥缈在东方。云雪藏精舍,天人待法王。
饥餐林下菌,闲梦瀑边床。别去何消息,梅花闻处香。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七
碧桃花落杏花鲜,绿树莺啼二月天。白发先生眠未起,鹧鸪飞上钓鱼船。
广州元夜歌 其三
粤秀春山锦绣文,烧香士女日纷纷。游人背指呼鸾道,千尺飞楼插白云。
广州元夜歌 其十
铁砚磨穿不惮劳,桃花浪里钓金鳌。只因整顿衣冠去,不怕龙门万丈高。
挽陈大夫
水犀军散士心移,五十馀城渐不支。一死报君闽陷日,孤臣尽节妇亡时。
黄麻暂慰重泉恨,碧血长留万姓悲。况有佳儿能继述,直声偏起后人思。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裹疮阵战捍危城,国破为臣敢独生。怪得珠江江上水,至今犹作怒涛声。
纸刀
自是无长物,微躯日日新。敢云悲薄命,常得近文人。
用舍凭斯世,裁成赖此身。年年烽火报,喜不事风尘。
广州竹枝辞 其七
送郎莫过琵琶洲,琵琶本出韩凭愁。妾自有心防触着,那知郎意在东流。
自电白至海安 其九
竹床木枕暂将公,几盏村醪睡正融。生恨小窗深夜雨,赚人春梦不能终。
寿月涛上人 其一
千针一衲白头僧,久坐山中少送迎。六十年前师记否,明星灿烂独周行。
寿文昌林君卫 其二
奇甸西看是十洲,仙人来往几时休。閒从石上观鱼井,鱼我相忘对白头。
集古诗附无题
梳洗楼前粉暗铺,思君犹似掌中珠。愁机懒织同心豆,芳沼徒看比目鱼。
喧梦却嫌莺语老,邀欢不厌柳条初。从来乐事关身少,肠断萧娘一纸书。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二阮还山去,予将渡海时。舟车虽异路,怀抱尚如斯。
吾道久为客,他人安得知。路难君莫叹,险极渐成夷。
赠海幢慧轮大师
江楼入道者,徙倚肆閒情。露结新秋树,风高海气清。
倾心持苦行,至性自多生。切莫黄梅去,归难庾岭行。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花梨树底醉颜酡,嚼罢槟榔发浩歌。虽是六时惊巨浪,人间何处不风波。
将归北田家蒲涧携酒同诸子云峰饯别
万树苍松下,一筵萧寺边。晚风吹不断,离思满青天。
鲁酒勿云薄,醇醪有众贤。明朝挂帆去,独诵宠行篇。
惠阳竹枝辞 其一
惠阳城南浪似雷,惠阳城东江水来。嘱郎莫学双江水,一合千年去不回。
宿胡大灵水斋
永夜何曾寐,寒灯共此情。语难随漏尽,心易向君倾。
古道今时少,斯人薄俗轻。由来称俊杰,不倚侠流名。
送圆和尚还丹霞
自怜闻道寡,益怅别离情。挂席又千里,秋风雁翅城。
丹霞何日到,白露满天行。虽觉溪山异,还同一月明。
惠阳竹枝辞 其四
烟霞桥出鳄湖边,一道垂杨入野田。郎骑白马来殊好,鳄怪伤人是浪传。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送陈太守还燕 其一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七
送魏之秦 其三
圭峰白云词 其二
珠崖杂咏 其六
广州竹枝辞 其六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二
寿始一上人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 其一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一
寄洪庾山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宿离患大师禅房
登海潮岩
寄梁药亭 其二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拖板桥访胡星卿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越裳道中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子夜曲 其二
感秋 其八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二
西湖后曲 其二
白山大师非台落成相对坐月
任山有家蒲涧将归冈州邀予宿别珠江江上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一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三
十六夜任肇楚邀同新沙寓楼看月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寄张超然 其三
虎丘中秋 其七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广州竹枝辞 其五
哭林益金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三
宿玉屏峰顶
寿广慧上人
广州元夜歌 其七
赠赛娥校书 其一
题湘江秋霁图 其四
赠禅起上人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一
送吴虎泉计偕
琼南杂咏 其三
自河头入山 其六
赠少年李道士
三城留别野望雨望两侄与任山有同赋
寄寿李慧庵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九
送梁药亭北上 其二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一
感秋 其七
广州竹枝辞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