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空山冬气合,孤干欲如何。响处不惊梦,霜声到地多。
往来禽寂寂,高下月峨峨。独立那堪对,洞庭怀暮波。
广州竹枝辞 其二
月泉寺口月明时,一叠秋风一叠词。今夜思君不得见,坐看孤月上高枝。
郊居 其二
独向阶前立,凉风吹素襟。花开如有约,鹤去似无心。
出海帆过港,经山雨入林。柴门长自掩,饮酒复弹琴。
琼南杂咏 其一
海阔天空鸟不飞,远书难得到柴扉。可怜一梦忘艰阻,如此波涛夜夜归。
西湖后曲 其二
栖禅寺口月明时,欲系扁舟限柳丝。岂是薄情离别易,亏人折尽路头枝。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月上空阶雪色寒,病夫无力欲行难。何时得共幽园里,细把禅心坐夜阑。
送任山有归冈州
弹琴送归客,草草不成音。相见虽非远,终伤离别心。
鸟鸣朝树里,人立去帆阴。何以为今夕,閒庭月正深。
古歌 其二
闻郎客在楚,楚国有巫山。应是神女故,教郎不得还。
赠赛娥校书 其二
自修眉黛自家矜,不是檀郎唤不应。约略舞衫添一寸,纤腰如削未曾增。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四
南方应有未招魂,去国离家见白云。自恨频年为远客,不知何地更逢君。
江鲜野草桃花饭,宝髻香娥翡翠裙。今日春光吟不见,病煎愁绪转纷纷。
送圆和尚还丹霞
自怜闻道寡,益怅别离情。挂席又千里,秋风雁翅城。
丹霞何日到,白露满天行。虽觉溪山异,还同一月明。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二
军败群僚入海居,惟君殉难一家俘。当时多少文臣在,记得寒窗读史无。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五千里外初为客,一棹还乡秋又深。诸父已伤歧路别,双亲应慰倚闾心。
登临戒慎称贤子,言语温恭是德音。归去家园长物在,梅花依旧满疏林。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疏钟急雪暗相和,漏尽其如不寐何。老至渐知贫境乐,病来方惜壮年过。
空斋入夜镫光减,寒梦还家岁晏多。寂寞床头唯药草,半冬憔悴帝城阿。
广州竹枝辞 其五
坡山渡口春草齐,番山谢豹山中啼。可怜一夜潇潇雨,犹向东风忆蜀西。
访光公兰若
路尽询樵客,名山不觉深。松声幽鹤梦,竹色淡人心。
秀顶蒙霜雪,清言亘古今。问君年几许,桐子种成琴。
送人归里为其先人营葬
君今渡海还,椰实满秋山。野店红鱼饭,溪桥白竹间。
星霜侵客梦,风木感愁颜。去去休惆怅,人生自此閒。
惠阳竹枝辞 其三
此去广州三日水,此去罗浮日半山。算来亦是无多路,只要郎心乐往还。
寄白山上人 其一
昔别江城何太匆,忆师常在五更钟。缄书欲寄樵西寺,寺隔春云千万重。
寄敏上人
一从飞锡入青山,日日行吟水石间。昨向樵夫曾问信,隔溪遥见掩松关。
寿始一上人
重过花甲日,仙处下生乡。七步周行已,三镫不住光。
松花当午食,柏子供秋香。不是云门棒,宗风那阐扬。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寄懿士侄时馆罗浮之梅花村此余时在海南诗也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三
挽杨烈妇二章
中散大夫祖
广州竹枝辞 其四
送陈六一广文赍志入都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三
石浪园 其二
宿玉屏峰顶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九
续奁 其一
人日作客那邕与主人王问溪赋共用东坡人日韵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八
冬草
十六夜任肇楚邀同新沙寓楼看月
寿月涛上人 其一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古歌 其一
送豫章梁质人入秦 其二
珠崖杂咏 其四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惠阳竹枝辞 其四
太常祖
越裳道中
广州元夜歌 其五
小浮山
粤台新柳 其一
寿黄母郭太君
送魏之秦 其三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送离大师入石洞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二
虎丘中秋 其六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古歌 其六
寿羽四邹广文 其二
入粤始祖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续奁 其二
吴仲书寄惠墨莲歌以答之
送岑圣眉北上 其一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送离大师入天湖
自河头入山 其四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 其一
宿锦岩东庵呈昱微上人
三城留别野望雨望两侄与任山有同赋
云半阁
西湖后曲 其七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出都谣八章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感秋 其五
任山有家蒲涧将归冈州邀予宿别珠江江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