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清晨策高足,游我罗与浮。投身入石洞,暂息石上楼。
流览先贤迹,道德良难俦。日夕凉风至,深谷有馀秋。
自吟还自咏,兹事复何求。
访胡星卿 其二
茅屋虽不广,乃有琴与书。相别十馀载,今来正夏初。
令言畅我怀,竹风吹我裾。酌我以旨酒,荐以盘中鱼。
君歌我载和,我歌愧不如。但求声相应,岂必锱与铢。
赠濮澹轩
生长梧桐乡,结宇来三吴。爱此多良友,朝夕以相资。
相资岂有他,饮酒与著书。芳辰及良夜,空庭陈瓜蔬。
邻好三五辈,老稚与之俱。既觞亦既咏,觞尽辄倾壶。
俯仰顾襟影,此生量非虚。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碧柳青槐拂短篷,都门到日又秋风。君王内殿心应喜,革履听来迥不同。
续奁 其一
深宵拚胆自家行,豆蔻梢头月渐生。常恐小奴竹外过,瞰人踪迹最分明。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一官雅淡似閒僧,独坐衙斋不数楹。白石丛中开菊径,绿筠林下布楸枰。
秋声先到铜鱼响,海月垂残珠鳖明。细忆荒鸡春夜半,马头无限别离情。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閒园半亩倚江隈,尽日潮声相往来。石路转经花下入,柴门先见浪中开。
数行疏雨侵书幌,五月微寒入酒杯。世上炎蒸何处避,不妨潦倒醉佳醅。
送任山有归冈州
弹琴送归客,草草不成音。相见虽非远,终伤离别心。
鸟鸣朝树里,人立去帆阴。何以为今夕,閒庭月正深。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明月正当户,良朋共此时。昔人不可作,大雅鲜能追。
忽睹师中律,难观霸上儿。因君发长叹,流俗竟如斯。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裹疮阵战捍危城,国破为臣敢独生。怪得珠江江上水,至今犹作怒涛声。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八
北邙松柏锁愁烟,望尽黄茅是海边。孤垄阴风吹宿草,出云清梵欲歌筵。
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日暮乡关何处是,亦应怀抱暗凄然。
宿离患大师禅房
不到华林久,茅堂沼上开。风荷翻户牖,止水定楼台。
语尽西轩月,香添后夜灰。庭前新柏子,知尔为谁栽。
经林德丛村居
竹窗高柳锁秋烟,君在湖中第几船。亭上不劳双鹤放,扁舟人已下前川。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楚国轻阴雨欲稀,岁朝高倚鹤楼扉。城边巴水为西郭,席处江云上布衣。
春酒畏寒知渐老,旅人频叹念将归。怜君别后重过此,空有杨花旦暮飞。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九
树头树底生离枝,笑杀东坡量不支。日食仅能三百颗,肚皮已不合时宜。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六
纱窗日落渐黄昏,露滴幽丛见泪痕。鵩鸟赋成人已没,女娥飞去影终存。
门閒多有投文客,地回难招自古魂。回首旧游俱是梦,烟霞冬闭木绵温。
寿黄澹轩 其一
人日新莺树树回,觥船交错绮筵开。梅花正傍君头白,喜得清香岁岁来。
访高望公村舍 其二
迂回入林莽,登我故人堂。虽云离别久,两心同一方。
石琴弹无弦,知音何用伤。蓬头王霸子,左右执壶觞。
觞至不复辞,飘然入醉乡。殊矣世间人,丝丝较短长。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半岁西湖旅食身,缄诗遥寄越溪滨。澹庵泉道清无比,留待穷交一故人。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自今歧路各西东,事与浮云失故踪。已觉逝川伤别念,更来清镜促愁容。
星霜渐见侵华发,火影应难到洞宫。最是不堪回首处,隔江吹篴月明中。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
诸溪滂湃众峰巍,牧竖歌声出翠微。绝壁有花皆倒出,深山无鸟不低飞。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感秋 其五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广州元夜歌 其七
重游雷峰寺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一
粤台新柳 其六
送朱子成之西粤经纪张默庵后事
珠崖杂咏 其三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寄张超然 其二
古歌 其六
寿羽四邹广文 其二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三
虎丘中秋 其六
华山访徐昭法
赠洞玄上人 其二
寄陶握山 其二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入罗浮住石洞作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中散大夫祖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一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五
西湖后曲 其四
琼南杂咏 其二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二
感秋 其七
送离大师入石洞
子夜曲 其一
西湖后曲 其七
越裳道中
题湘江秋霁图 其四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二
古歌 其四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十
三城留别野望雨望两侄与任山有同赋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纸刀
广州元夜歌 其六
集古诗附无题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西湖曲 其五
自河头入山 其一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三
琼南杂咏 其一
淀心亭
惠阳竹枝辞 其二
哭林益金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古歌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