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肿壅盘空上,滋培天地恩。不知巢凤翥,自觉像龙蟠。
盛暑炎成戢,高天白日昏。栋梁非我任,留荫在平原。
云半阁
老僧开竹阁,缥缈倚城西。松际日初上,窗间云渐低。
经教童子读,法说众生迷。不是高贤至,寻常懒下梯。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三
看来两鬓渐成霜,虽是心孤老亦忙。浮海十年曾有兴,因君还得散愁肠。
出都谣八章
鞭马射狐,狐入地呼。天高不闻,老狐别雏。
走兔不死,得见天子。飞鸟一群,壮士如云。
熟黍熟黍,缘无雀鼠。雀鼠之无,实赖天子。
离京十里,车声未已。一耳十环,官人之婢。
斩竹断木,不避民屋。青纹刺面,云是官仆。
易水漫漫,冰犹未泮。拙矣荆卿,一去不返。
下上高原,昭君之村。九原可作,庶释涕痕。
地动殃民,除税七分。身死为砾,无由报君。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五千里外初为客,一棹还乡秋又深。诸父已伤歧路别,双亲应慰倚闾心。
登临戒慎称贤子,言语温恭是德音。归去家园长物在,梅花依旧满疏林。
感秋 其八
十千美酒泛蒲桃,一饮那知白日高。中使夜来开凤诏,依然沉醉鹔鹴袍。
绘空轩
东林方丈室,日出何曈曈。树态晓潜变,云晴天欲空。
看花已成色,闻鸟亦因风。物理犹如此,吾心良不穷。
留别林君卫 其三
去去山程复水程,离魂消尽子规声。布帆虽趁南风稳,恨不同君咏月明。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山桥通断岸,树杪见高台。松子当窗落,渔歌渡海来。
烟霞藏洞壑,云物净氛埃。虽去嬴秦远,桃花未可栽。
寿黄母郭太君
青鸟传将七月信,瑶池树色正苍苍。蓬莱清浅秋风动,金母西来见穆王。
人日作客那邕与主人王问溪赋共用东坡人日韵
几间茅屋楝花村,鹤发先生教子孙。一代书成犹秘枕,三竿日出始开门。
莺啼晓树窗中见,自写新诗石上翻。我亦行吟憔悴者,逢人偏厌说开元。
泰山无字碑
秦帝东封出奉符,天孙碑碣倚云孤。当年尚未经坑火,此日如何一字无。
珠崖杂咏 其三
藤蔓交加海漆香,山川满目尚洪荒。槟榔子熟输官税,椰酒邀人杀豕尝。
续奁 其二
见欢蹋影夜窗边,暂歇琵琶不上弦。自觉语言殊不细,东姑犹喜尚痴眠。
赠海幢慧轮大师
江楼入道者,徙倚肆閒情。露结新秋树,风高海气清。
倾心持苦行,至性自多生。切莫黄梅去,归难庾岭行。
经林德丛村居
竹窗高柳锁秋烟,君在湖中第几船。亭上不劳双鹤放,扁舟人已下前川。
送岑霍山客游江南
慷慨出庾关,了无离别颜。拂衣鞍马去,垂老更安閒。
一路莺花外,三吴指顾间。休将数点泪,洒向六朝山。
子夜曲 其二
君如天上月,余似井底鱼。愿不惜馀光,中心一照余。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玉轸六莹琴,纱窗弹夜深。如何山水志,迸出庙廊心。
素月经银汉,閒情在翠林。几时花下路,缓步一相寻。
访光公兰若
路尽询樵客,名山不觉深。松声幽鹤梦,竹色淡人心。
秀顶蒙霜雪,清言亘古今。问君年几许,桐子种成琴。
寄张超然 其二
溪涧冰来懒灌园,残编读罢闭柴门。文章盖世曾推仰,却喜南人得殿元。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珠崖杂咏 其二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九
虎丘中秋 其一
寿月涛上人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十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一
西畴春望 其二
哭黄同五
送颖斯侄孙作幕新宁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
三城留别野望雨望两侄与任山有同赋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 其一
海幢访角子和尚
自河头入山 其四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九江再访岑金纪不遇
送郑珠江太史还朝
宿滋广上人石湖精舍 其一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西湖后曲 其二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一
送叶文弟北上 其二
宿冲虚观
过那乌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二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西湖后曲 其七
入罗浮住石洞作 其二
合江楼前走笔送刘鳌石还广州即有太原之行
江上寄陶苦子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八
西湖曲 其五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子夜曲 其一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二
惠阳竹枝辞 其四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寄寿李慧庵
寄容廷恂 其二
十四夜西湖歌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一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二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三
赠杨敏叔
广州竹枝辞 其五
宿胡大灵水斋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二
珠崖杂咏 其六
远公自石桥精舍罢讲初归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