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九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九

明代 李攀龙

依旧春风满建章,重来搦管对君王。即看应制偏承宠,何处新诗不擅场。

诗人李攀龙的古诗

古意寄德甫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悠悠我行役,往路殊未央。春华不须臾,奄忽践严霜。

安知疑与喻,风波起褰裳。浮云邈无所,游子依故乡。

长当远别离,何必复彷徨。鸳鸯自踟蹰,黄鹄已翱翔。

和殿卿咏梅篇

明代 李攀龙

忽报探梅句,深知水部贤。空梁知汉月,寒色动江天。

影落青樽里,花生彩笔前。新妆萦素练,白雪洒繁弦。

南国书堪寄,春风病独怜。更惭清思减,不及兔园篇。

铙歌 其十八 石流

明代 李攀龙

石流津以梁。无敢曳水,君安所薄,秋风汤汤。东飞者鹄,北游者河。

中有冥冥之白沙,远道之人谓之何。兰以有香君不知,愿言怀之遗所思。

赋得雁池送许右史游梁分奈字

明代 李攀龙

汉家藩国称冠带,雁池多暇为高会。宾序同推枚叟尊,星潢共指梁王大。

赋成锦字映长流,酒酣飞羽传寒濑。藻翰常生授简中,潺湲不散鸣筝外。

清影朝含竹苑霜,悲声夜杂吹台籁。白首君恩岂稻粱,朱门旅迹非萧艾。

极知慕侣倦游人,秋来肺病谁能奈。

郡斋同元美赋

明代 李攀龙

游子苦行役,驱车自溟渤。依依车生亲,斗酒日云没。

秋风亦已厉,萧条众芳歇。何以赠君子,徙倚揽明月。

燕婉当及时,霜雪变华发。高足蔽天衢,浮云望双阙。

令德一见疑,积毁能销骨。中怀不复喻,邈若胡与越。

绸缪有故人,知音无仓卒。常恐远别离,含意向明发。

春日自戏

明代 李攀龙

自从移疾后,谁谓主恩疏。每及山林士,天颜满荐书。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老去看花上苑春,怜君不厌草堂贫。预知猿鹤愁无主,更属南怜卧病人。

送子相归广陵 其六

明代 李攀龙

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七

明代 李攀龙

广陵城上秋潇潇,涛声欲来风色骄。闻道蹴天三百里,不知何似浙江潮。

和马侍御赋得飞来双白鹤

明代 李攀龙

三花珠树五云开,海上双飞白鹤来。借问分行栖玉署,何如对舞映霜台。

月明华表联翩起,雪满缑山并驾回。万里只今谁比翼,仙禽原自不群才。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六

明代 李攀龙

迢迢月既望,白露被庭中。越女露前音,燕服罗清宫。

交游自远方,文彩复无双。驾言出广陵,将以适曲江。

聊慄此何气,揽观不可穷。帷车蔽日下,万马悲回风。

水力率已至,神物难为容。秉意属南山,浩荡惟所从。

上客变其度,陈唱谁与同。极命以成章,娱乐良未终。

送潘令之邯郸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为政风流不下堂,漳河春色动宫墙。遥知茂宰鸣琴曲,弹作罗敷陌上桑。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白羽如林汉主分,万山遥护长官军。大铜江上门生笛,不是南征不可闻。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故人深愧子云才,风雨茅庐昼不开。寂寞已甘车马绝,君今载酒为谁来。

莫愁乐 其四

明代 李攀龙

何处寻莫愁,石城诸少年。可怜六萌车,不送莫愁还。

寄吴明卿 其四

明代 李攀龙

秋色萧条傍谪居,体中今日定何如。从他几载风尘吏,不作平津相府书。

登邢台

明代 李攀龙

郡斋西北有邢台,落日登临醉台开。春树万家漳水上,白云千载太行来。

孤城自老风尘色,傲吏终惭岳牧才。便觉旧游非浪迹,至今鸿雁蓟门回。

寄元美 其五

明代 李攀龙

江南风雨梦扁舟,蓟北燕花傍酒楼。无那故人摇落尽,教君何处不悲秋。

岁杪放歌

明代 李攀龙

终年著书一字无,中岁学道仍狂夫。劝君高枕且自爱,劝君浊醪且自沽。

何人不说宦游乐,如君弃官复不恶。何处不说有炎凉,如君杜门复不妨。

纵然疏拙非时调,便是悠悠亦所长。

赠元美

明代 李攀龙

共拟怀人作,先成幼妇篇。微音知者少,佳句法谁传。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