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湖上青山绕郭斜,翠微深处半人家。谁知不解登临苦,醉杀犹堪藉菊花。
送吴人陆之箕
客有登台赋远游,蓟门金尽坐高秋。总怜岐路无知己,不向风尘为白头。
木落毗陵看过雁,月明张翰倚扁舟。未将簪绂论多病,草色姑苏到自愁。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 其二
青鸟翩翩锦字通,玉箫秋冷玉函宫。情知洞里如花女,共指风流许侍中。
秋日 其二
此物还堪惜,何官不可休。驱驰如昨日,药饵更清秋。
名已千人废,家徒四壁愁。南山归自好,沮溺本同流。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二
新开金掌露华香,赠尔梁园唤客尝。酒赋若还遗此品,可须浮白劳邹阳。
四时子夜歌 其二
绮窗媚初月,罗帐褰春风。欢复自顾虑,崎岖当奈侬。
集元美宅送汝思吴峻伯袁履善三比部
别赋吾能作,还销客子魂。上林销黄鸟,何处此青樽。
帝念徵兵日,人衔祝网恩。星榆散使者,春草待王孙。
于役分江徼,相思共蓟门。风尘异南北,莫向雁书论。
塞上曲四首送元美 其三
西出居庸大漠开,胡尘遥暗白登台。愁看塞上萧条色,落日秋风万里来。
地驱乐歌
萧萧条条,风雨漂摇。饿杀鹪鹩,漂杀䲭鸮。倦鸟不飞,非无羽翼。
贫女不嫁,非无颜色。枕郎右臂,郎侧向左。看郎颜色,似不在我。
宛转郎怀,坐郎左膝。郎有它人,不自今日。
烟霞岭
烟霞不隔洞天遥,佛影千岩散寂寥。绝壁倒衔沧海照,一峰高映赤城标。
白云家在时堪驻,紫气山深夜自朝。莫被藤萝迷出入,相逢终日少渔樵。
寄宗考功 其二
春色还堪起,青云固可披。振缨人不病,把袂客能诗。
奏事明光殿,抡才藻镜司。稽康犹自懒,早辱巨源知。
寄吴明卿 其三
高斋只尺小蒙城,三载逍遥傲吏情。不是春风常入梦,谁知蝴蝶等功名。
襄阳蹋铜蹄 其四
阳春二三月,襄阳好徘徊。渌酒汉江色,与郎传一杯。
答张秀才简病中见寄 其二
裘马翩翩自昔时,谁怜华发卧茅茨。世情一薄如春雪,不是穷交那得知。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三
十载衔杯望白云,天涯此日叹离群。重来秋色生双鬓,更折茱萸插向君。
题潘廷尉留馀堂
前朝知政四留馀,廷尉为堂取自书。潘令官衔犹散骑,于公门第早容车。
法星傍斗悬高座,佳气如云护直庐。海内称平逢此日,主恩先已未应虚。
山斋牡丹 其一
醉把名花掌上新,空山开处几回春。西施自爱倾城色,一出吴宫不嫁人。
琅琊王歌 其五
主人但置酒,烹肥击其鲜。男儿好还乡,不愿持一钱。
酬右史题扇见赠
䊵扇新题寄远篇,才开箧笥已篇怜。清风忽自兰台至,明月还从邺下悬。
佳客满堂疏翰墨,美人千里共婵娟。何因怀袖含香署,再使君恩出入偏。
寄谢许左史刊倡和集
平台左史寄相思,开卷风流见往时。已自游梁词赋长,翻因御李姓名疑。
玄经竟为何人出,郢调除非和客知。君有明珠堪照乘,更烦清影及茅茨。
和子与留别 其一
别酒故人同,留诗古寺中。唯应湖上竹,一为起清风。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琅琊王歌 其二
紫骝马歌 其四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九 代阮元瑜
送潘令之邯郸 其四
冬日 其一
寄元美
赠刘将军
录别 其一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二
别元美 其一
郡斋同元美赋得明字
赠德甫
寄吴明卿 其二
秋日东村偶题 其二
捉搦歌 其二
石城曲 其二
铙歌 其十一 芳树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一
汝宁徐使君 其五
哭陶侍御
古意 其六
春日自戏
送许史得弟字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四
初度日子与过署中同赋
酬皇甫虞部
赵州道中
四时子夜歌 其四
高阳乐人歌 其一
拂衣行答元美
仲鸣蒲桃
与三君登楼
和荅殿卿冬日招饮田间 其二
捉搦歌 其三
黄淡思歌 其二
送李太守之东昌
录别 其六
此儿行重寄明卿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四
艳歌行 其一
得殿卿书兼寄张简秀才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渡滹沱
杨山人 其一
逼除过右史水村江山人同赋
咏古 其十六
寄元美 其七
寄余仲蔚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酬许使君读鄙诗见赠 其二
汝宁徐使君 其十
送子相归广陵 其六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二
杂兴 其十
企喻歌 其二
寄题离薋园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