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忽报探梅句,深知水部贤。空梁知汉月,寒色动江天。
影落青樽里,花生彩笔前。新妆萦素练,白雪洒繁弦。
南国书堪寄,春风病独怜。更惭清思减,不及兔园篇。
二子诗 其二 谢茂秦
谢榛吾党彦,轗轲京华陌。黄金自不留,朱颜亦已掷。
韦布岂尽愚,咄嗟名士籍。握手金闺人,中情多所适。
目若营俦匹,踯躅难自释。倒屣公卿前,将须坐其席。
冠盖罗长衢,染翰日相索。遂令清庙音,乃在褐衣客。
一出游燕篇,流俗忽复易。还顾望鹿门,矫矫青云翮。
铙歌 其九 将进酒
将进酒,称我觞。纷佳哉,以浩倡。心所作,未尝闻,徘徊三叹一为君。
君之臣明四时和,国有良工悉索歌。观者不苦奈子何。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白羽如林汉主分,万山遥护长官军。大铜江上门生笛,不是南征不可闻。
哭公实 其一
逝矣梁公实,清时隐汉关。扁舟浮大海,健笔志名山。
岂悟风流尽,犹言洗沐还。文章憎白发,服食误红颜。
禅草来天上,玄经出世间。纵为华表鹤,羽翮已难攀。
劳别子与 其一
武林山对海门开,不枉登临酒一杯。十载故人零落尽,有谁还为度江来。
寄元美 其一
我昔朝宗日,君停使者轩。并驱皆上驷,相遇复中原。
草昧时人起,风尘国士恩。别来春色满,无处不销䰟。
送王侍御按贵阳
中原遥入楚天长,道出盘江古夜郎。自许铁冠冲瘴疠,兼携白笔扫风霜。
百蛮拥节开雄镇,万里登车揽大荒。莫说壮游非妙选,同时八彦避鹓行。
瑶池谣
白云在山,亦洽而野。予归三年,将顾见女。
汪中丞台火救者独以剑出弹铗而歌和以相吊
中丞台火照闽方,客有千金剑方装。赖是龙蛇先自起,忽然风雨为深藏。
逃形疑入延津水,厌影犹含北斗光。报国片心还独在,逾看鳞甲动冰霜。
寄赠元美四首 其三 藤障子
九叠风生障子深,兰台上客赋披襟。休疑古蔓龙蛇走,犹带松杉十里阴。
郡斋送张肖甫 其一
蓟门相忆处,岂不问加餐。卧理非吾意,诗名向尔看。
白云尊酒尽,山色郡斋寒。莫惜重投辖,秋风道路难。
过严陵
严陵物色动新年,解缆春回七里船。绣岭更宜残雪映,钓台高并客星悬。
滩声乍合三江壮,山势遥临百越偏。此日青阳瞻帝座,羊裘深愧昔人贤。
寄怀元美
塞北江南万里长,各天兄弟正相望。谁将匹练吴门色,哭作燕山五月霜。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二 代明帝
太常摩回飙,旗帜何翩翩。屯吹弥故垒,列舟竟长川。
登樯望四野,萧条无人烟。高墉走狐兔,荆棘动参天。
抚剑下中流,甲士罗东西。赋诗写其怀,随波以潺湲。
从军在万里,惆怅私其怜。
塞上曲四首送元美 其三
西出居庸大漠开,胡尘遥暗白登台。愁看塞上萧条色,落日秋风万里来。
和马丈见送巡海之作
楼船遥指越王城,万里波涛按部行。门下有人惟说剑,江南何处不谈兵。
长缨我愧山东妙,铜柱君悬海外名。忽讶天台霞色起,开椷彩笔更纵横。
大阅兵海上 其三
列舰如城积水前,援枹拥棹出前边。桔槔气迸流乌火,组练光摇太白天。
鹅鹳一呼风雨集,鼋鼍双驾斗牛悬。即今万国梯航日,并识君恩浩荡年。
送右史之京 其五
乞得梁园出汉关,那将春色动离颜。惟愁不见邹枚苦,赋就无人解往还。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八
紫禁清秋五夜闲,金茎玉树少人间。不知帝遣神仙吏,更直蓬莱第几山。
萧萧篇哭孙 其二
西北浮云白日微,萧萧木叶傍人飞。那知十载穷途泪,并向秋风湿我衣。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怀子相
和许长史玉函宫携妓 其一
秋前夜过昆山寄仲蔚时元美兄弟俱就徵车
和聂仪部明妃曲
五子诗 其五 梁公实
杂兴 其十
别元美 其一
寄谢许左史刊倡和集
答许右史 其二
录别 其九
观猎 其一
咏古 其二
送徐子与之武昌 其二
重寄元美 其一
汝宁徐使君 其六
与子与游保叔塔同赋
哭公实 其五
拂衣行答元美
李柱史蜀扇
答殿卿问疾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二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五
录别 其六
白石郎曲 其一
送李明府入奏
卢城送子与
王明君吟
别元美 其二
送公实还南海
效阮公 其一
莫愁乐 其四
采葛妇歌
幽州马客吟歌 其五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七
见火齐镫问是右史持入梁
过刘簿山斋
长相思·秋风清
高阳乐人歌 其一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一
汝宁徐使君 其八
真定道中遇伯承户曹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二
赠张子含茂才
皇太子册立入贺
长歌行 其三
初度日子与过署中同赋
前溪歌 其五
乌栖曲 其二
秋日 其四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四 代王仲宣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 其一
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十
荅赠王给事
寄元美 其七
寄吴明卿 其二
答寄殿卿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铙歌 其十二 有所思
五子诗 其一 王元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