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对客读短书,慷慨不能止。拔剑出门去,报雠燕市里。
与子与游灵隐寺吴马诸公同赋
片雨挂龙涔,清风啸虎林。海浮西域至,江插洞天深。
小岭将遥集,名山岂陆沈。地灵闻水乐,岫隐见云心。
金粟寒应结,香炉回自阴。藤萝褰窈窕,台殿倚萧森。
石笋高遥笔,莲花净盍簪。何须怀谢客,俱解越中吟。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七
帝宠词臣弄彩毫,蓬蒿宫阙五云高。自怜一日成三赋,不分傍人赐锦袍。
赠李封君兼讯长君进士
五陵群少各贤豪,客有能诗调独高。受业不随秦博士,为文无害汉功曹。
十年我辈惭龙卧,万里君家起凤毛。江左衣冠堪此地,美名如昨照同袍。
五日与殿卿游北渚 其二
五月五日榴花杯,故园故人北渚来。君今不饮红颜去,那有长丝系得回。
荅谢生盘山诗
爱尔跻攀处,奇踪满报章。山盘元气出,寺抱翠微藏。
拂石摇天影,披花带雨香。千峰回白首,万壑步清霜。
鼓角关榆堕,旌旗塞草长。阴风来大漠,秋日下渔阳。
海色秦城外,边声汉苑旁。欲因临望代,遂得纪金汤。
琅琊王歌 其四
盛冬十一月,调笑酒垆傍。玉壶出纤手,索女弄丝簧。
捉搦歌 其四
骏马凭陵粟在口,男儿精神钱在手。何不结伴日沽酒,出臂苍鹰使黄狗。
戏东张茂才
罗姑春酒百花香,潦倒张郎自不妨。为问君家三妇艳,今朝若个画眉长。
与刘宪使过子与大佛寺
西湖斜日净风烟,北岭苕荛出烟天。磴道乍从空外转,楼台已入镜中悬。
塔分西域铜瓶势,石纪秦官锦缆年。白社但须彭泽酒,青山不用华家钱。
波摇玉树堪双映,月上珠林好独眠。我辈自狂君莫讶,平生未敢谬周旋。
寄慰元美 其一
幕府千山蓟北青,朗陵宾客夜充庭。即今无恙荀文若,着膝犹堪当一星。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九
皎皎罗帷月,揽之有馀辉。寤言之长夜,依依未能归。
故乡无不可,道路亦何为。客行各有怀,谁知我心悲。
出门一以望,浩荡沾裳衣。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一
北风吹雪雪毵毵,雪里开缄酒半酣。但说王家兄弟好,自应春色满江南。
广阳山道中
出峡还何地,杉松郁不开。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地胜纡王事,年饥损吏才。难将忧旱意,涕泣向蒿莱。
录别 其七
明月促曙光,众星西北移。游子星早行,起问夜何其。
揽衣出门去,长当渴与饥。蒺藜穿我履,严霜薄我肌。
别离矜盛年,老至不自知。努力事战场,泪下复无时。
送申职方谪莱州推官
嫖姚三疏奏明光,九月王师扫大荒。不求十万羽林骑,从军但请尚书郎。
看君未是侯门客,草檄论兵一当百。片言不合径拂衣,坐使元戎气萧索。
汉主临轩送逐臣,褰帷海上及行春。正逢匹妇衔冤雨,一洒浮尘不污人。
游燕曾携短匕首,袖里虹蜺今在否。出关若见弃繻生,为余持赠单于走。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
玉女窗前手自栽,遥分海色向栽莱。唯应七圣襄城过,曾见三花少室开。
地迥流光通粉署,天寒老干倚霜台。悬知的有千年露,欲献须君作赋才。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三 衲
夜投东林寺,北风雪大作。扪虱对山僧,衲衣不堪着。
怀子相
越王城上黯销魂,万里秋风动蓟门。君自平生称国士,南迁岂负信陵恩。
四时子夜歌 其七
郎从何处来,重袍那如水。酒无沙糖味,为他沃寒尔。
三洲歌 其三
何来板桥湾,持底唤沽酒。两丛蒱锻镮,问侬取不取。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山斋牡丹 其二
寄宗考功 其一
重送许永宁 其一
荅王敬美广川道中见怀
赠元美兄弟
古意寄德甫 其一
咏古 其七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
咏古 其三
汝思见过林亭 其二
登邢台
哭陶侍御
宿华顶玉井楼 其一
访刘山人不值 其一
石城曲 其二
灌甫东陂宴
寄吴明卿 其四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 其二
神弦歌三首 其三 圣郎曲
瑶池谣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其一
铙歌 其十七 远如期
答寄殿卿
铙歌 其八 上陵
闻雁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一 五岳图
送张阃使黔中
琅琊王歌 其六
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
荅寄余德甫
四时子夜歌 其四
杂兴 其十
哭子相 其一
郡斋同元美赋
娇女诗 其一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四
襄阳蹋铜蹄 其四
酬皇甫虞部
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
送潘令之邯郸 其一
地驱乐歌
古意寄德甫 其三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一
四时子夜歌 其六
古诗后十九首 其八
白纻舞歌 其三
关门雪望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七
和聂仪部明妃曲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四 代王仲宣
答赠沈孟学 其二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 其二
黄淡思歌 其二
和吴太常南楼烟雨之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