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谁遣明珠掌上来,秋风吹笼石榴开。若非金谷园中树,定是河阳县里栽。
寄殿卿 其二
燕山为客地,莫共酒人居。吾辈诗名大,其徒剑术疏。
风尘官不调,雨雪岁将除。何限东归意,春花满旧庐。
送潘令之邯郸 其一
春满邯郸十万家,若为潘令斗繁华。请看如玉丛台女,岂让河阳县里花。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三
十载论文画省开,君家二妙日趋陪。那因见和池塘句,始羡风流小谢才。
寄元美 其四
何悟淹为郡,风尘日以难。宦情疏自解,人事拙相看。
高枕西山色,清斋大麓寒。期君秋月满,从此挂吾冠。
汝宁徐使君 其四
鸿陂东注汝阳城,太守乘春出劝耕。童子但须骑竹马,夹车休唱芋魁羹。
初度日子与过署中同赋
东海钟灵此日,西方诞圣弥旬。西清老子同姓,金粟如来后身。
佳客称觞上寿,薪诗落笔生神。度江我自知己,下榻谁为故人。
为魏使君送黄生归楚
太守高斋客,时名岂易同。六朝相上下,五马共西东。
非土悲王粲,通家赖孔融。登临存胜迹,坐啸挹清风。
四塞黄河险,三峰日观雄。楚才元自老,郢曲本难工。
裂素题班箧,裁繻谒汉宫。归堪吞梦泽,卧合起隆中。
雨雪绨袍暗,江湖剑气空。武昌鱼正美,弹铗意何穷。
寄慰元美 其一
幕府千山蓟北青,朗陵宾客夜充庭。即今无恙荀文若,着膝犹堪当一星。
寄殿卿
一作山中客,蓬蒿自满庐。旧游谁独往,新著复何书。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二
佳客即良夜,此会安可期。结发为兄弟,晤言今在兹。
层台挺浮云,河汉宛其垂。积阴濯列宿,三五正参差。
前山殿影乱,雨势坐已移。皎月出平陵,徘徊当照谁。
清光澄暑气,飒若撤长帷。潦水明树间,流飙澹华榱。
零露响空林,蟪蛄以鸣悲。世路良独难,斗酒多所宜。
达人忌荣名,千载同一时。
答右史于都城见卖牡丹者因忆故园之作 其二
长安何处买花还,玉女窗前两度攀。可惜汉宫都不管,一枝春色借人间。
碣石篇 其四
羽翼未就,鸿鹄徘徊。神龙失水,徘蚁所裁。珠不暗投,剑不倒持。
能弗用利,勿处于疑。高才者妒,匪但在人。逃名避世,以保其身。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二
新开金掌露华香,赠尔梁园唤客尝。酒赋若还遗此品,可须浮白劳邹阳。
录别 其七
明月促曙光,众星西北移。游子星早行,起问夜何其。
揽衣出门去,长当渴与饥。蒺藜穿我履,严霜薄我肌。
别离矜盛年,老至不自知。努力事战场,泪下复无时。
秋前夜过昆山寄仲蔚时元美兄弟俱就徵车
有客中原回白头,怀人千里命扁舟。吴门山色元非雨,娄子江声似是秋。
二友雁行堪入洛,惟君龙卧不依刘。也知倾盖须臾事,一日椷书即旧游。
哭子相 其三
扬子江寒月影孤,秋风吹落射阳湖。故人欲洒临江泪,湖上明珠竟有无。
酬殿卿寄惠达摩渡江图
西来遗影少林传,万里风波一苇前。今日更因阿堵妙,知君已解祖师禅。
建安体 其一
转蓬遇回风,千里一遨游。良时不自爱,汎汎亦何求。
西来既迂怪,周孔以坟丘。患无纷葩名,年往非所忧。
烈士多壮心,对酒苦难酬。枕石太华颠,俯漱江海流。
九日示殿卿
林头浊酒浸黄花,门外萧萧五柳斜。此日登楼人尽醉,谁知秋色在陶家。
前溪歌 其七
葵藿自有心,兰蕙自有香。黄瓜一小草,春风独不忘。
枝叶顿芬芳。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挽王中丞 其四
寄吴明卿 其一
答寄殿卿
题徐子与门生汪惟一竹邱图
春日闻明卿之京为寄
杨山人 其一
企喻歌 其二
寄怀蒲圻魏使君 其一
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
再别子与 其一
岁杪放歌
送郑生游大梁诗
古意寄德甫 其一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二
杨山人 其二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一
答潘润夫病中见赠 其一
铙歌 其十三 雉子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五
捉搦歌 其三
荅王敬美广川道中见怀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紫骝马歌 其一
子与以服散卧病因赋姬人怨服散三章戏赠 其三
于白雪楼送龚生入贡
塞上曲送元美
寄怀元美
三洲歌 其一
四时子夜歌 其七
遣侍儿
跳梁行寄慰明卿
劳别子与 其二
送公实还南海
与子与游保叔塔同赋
汪员外移水部时城京师汪为植
重别魏使君 其二
寄赠元美四首 其一 石耳
寄余仲蔚
题申职方五岳图
四时子夜歌 其四
秋日 其三
寄吴明卿 其七
琅琊王歌 其四
杂兴 其九
莫愁乐 其一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五
送右史之京 其一
采莲童曲 其一
青溪小姑曲
哭公实 其六
秋日 其四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六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三
寄赠元美四首 其四 螺杯
广阳山道中
和子与留别 其一
送右史之京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