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古塔松台对寂寥,高斋斜日傍寥樵。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
更倚连城明月动,并携双剑落星摇。若非赋有凌云气,笔厎天花可自飘。
招张少坤
萧萧落木下河干,秋老东林白露寒。为报陶家新酒熟,黄花三径待君看。
挽王中丞 其四
铁马萧萧日色黄,边声杀气满渔阳。谁知一夜旌竿折,摇落中丞柏上霜。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湖就姑曲
北游赤山湖,遥望中芙蓉。裁衣赠大姑,大姑舞白鸠。
仲姑渌水歌,不共小姑愁。
古诗后十九首 其八
浮云何冉冉,亦在南山阿。千里远徘徊,游子苦无家。
昔我同门友,策马驱高车。两宫属眄睐,冠带日逶迤。
致身及盛时,结附一何多。极宴累长夜,重闱发弦歌。
白露忽以零,迫此蕙兰花。芳草随飙尘,谁能顾女萝。
乌夜啼 其一
石城诸少年,歌舞日相新。刘生安东平,是郎得意人。
汝宁徐使君 其一
汝海清秋四望开,白云长在景夷台。已知千载无枚叔,谁爱风流汉署才。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三
十载论文画省开,君家二妙日趋陪。那因见和池塘句,始羡风流小谢才。
子夜歌 其七
相怜须及时,红颜不难老。郎自行由豫,它人已相保。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二
相逢杯酒蓟门关,腰下并刀明月环。开匣赠君当落日,能令秋色满燕山。
送陆从事赴辽阳
御苑东风吹客过,共看芳草有过珂。西山晴雪鸿边尽,北海春云马上多。
地险时窥玄菟郡,天骄夜遁白狼河。知君幕下参高画,诸将何时议止戈。
阁夜示茂秦 其三
病起看时事,归心不可裁。著书官欲罢,问字客还来。
月出樽堪满,霜清角自哀。相怜成白首,明日阻三台。
见火齐镫问是右史持入梁
火齐春镫七采装,谁投明月向梁王。也知照乘珠犹在,不是先容不敢张。
五子诗 其四 徐子与
徐生一何俊,本自青云姿。十年自天目,含意多素辞。
既闻风雅音,三叹文在兹。眄睐生荣名,徙倚即前绥。
念为理清曲,高言倡者谁。踯躅流俗间,携手不相疑。
时髦满要路,各谓中心私。世人岂同愿,吾道欲委蛇。
黄金买大药,朱颜庶可持。物理率如此,和光难独窥。
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
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亦是柳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六 代徐伟长
自我出从军,涉旬东南行。文学托后乘,顾瞻亦已深。
中流万艘集,陶陶层波生。凄风旗帜繁,秋日戈甲精。
沈阴结战气,唯闻金鼓声。壮士何飞扬,各愿一先鸣。
志已驰九关,岂但怀不庭。虽君在只尺,搔首未遑宁。
杂兴 其八
驾出蓟北门,东望元英宫。高台造浮云,碣石来悲风。
客卿既裂地,战士亦论功。称系迁大吕,昭王气何雄。
汶篁一不植,千里生飞蓬。
明下童曲 其二
赭白千里姿,斑骓八百馀。乘不独自去,日与陆郎俱。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一
青海长云万里秋,琵琶一曲泪先流。六宫多少良家子,不到沙场不解愁。
冬日 其三
客来堪自见,酒尽且须酤。不是南山色,贫家一事无。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二
寄题离薋园 其二
和殿卿春日梁园即事
懊侬歌 其一
青溪小姑曲
上朱大司空 其一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估客乐 其二
幽州马客吟歌 其三
重别魏使君 其二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五
哭公实 其五
送元美 其二
寄许殿卿 其一
初春 其四
山斋牡丹 其三
子与以服散卧病因赋姬人怨服散三章戏赠 其三
和子与留别 其一
寄吴明卿 其二
三洲歌 其一
五日与殿卿游北渚 其二
送右史之京 其五
送新喻李明府伯承
公燕诗九首 其六 伟长
咏古 其十三
铙歌 其十三 雉子
幽州马客吟歌 其一
答寄殿卿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录别 其五
送莱芜萧簿
铙歌 其十二 有所思
瑶池谣
平凉
杨山人 其四
和殿卿咏梅篇
地驱乐歌
与子与游保叔塔同赋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一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二
咏古 其二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四
五子诗 其五 梁公实
乌夜啼 其四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一
闻雁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赵州道中
三洲歌 其三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二
寄元美 其二
涌泉庵
送元美
建安体 其一
铙歌 其一 朱鹭
琅琊王歌 其四
答寄俞仲蔚 其一
送徐汝思 其一
泾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