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赋得雁池送许右史游梁分奈字

赋得雁池送许右史游梁分奈字

明代 李攀龙

汉家藩国称冠带,雁池多暇为高会。宾序同推枚叟尊,星潢共指梁王大。

赋成锦字映长流,酒酣飞羽传寒濑。藻翰常生授简中,潺湲不散鸣筝外。

清影朝含竹苑霜,悲声夜杂吹台籁。白首君恩岂稻粱,朱门旅迹非萧艾。

极知慕侣倦游人,秋来肺病谁能奈。

诗人李攀龙的古诗

襄阳蹋铜蹄 其四

明代 李攀龙

阳春二三月,襄阳好徘徊。渌酒汉江色,与郎传一杯。

赠刘将军

明代 李攀龙

忆醉卿家春草芳,征轺信宿向渔阳。行间旧识千夫长,毂下新推六郡良。

白马从军明月塞,黄金结客少年场。何时更出追风骑,策尔持缨请建章。

拂衣行答元美

明代 李攀龙

五原驱车兴殊浅,三秦卧病秋云高。束带那能见长吏,谈经何以随儿曹。

上书一日报明主,愿乞骸骨归蓬蒿。小臣采薪业不佞,闻道巢由亦已逃。

拂衣中原风雨来,群公祖帐青门开。二疏一去三千载,大夫未老宁贤哉。

新乡城西重回首,当时叱驭其人走。路傍伏谒莫敢动,囊里俸钱君但取。

此辈交情虽可见,吾徒大名终在口。于今偃息南山陲,闭户不令二仲知。

负海少年大跋扈,遣使问我抽簪期。百尔不分一狂客,余发种种何能为。

玄经半卷常自诵,浊酒千钟醉不疑。五子江湖正漂泊,黄鹄摩天慕者谁。

人日同元美子与公实集子相宅得寒字

明代 李攀龙

年华开此晏,春色又长安。得日人相劳,披云客共欢。

贴屏皆綵胜,佐酒尚辛盘。北雁先花发,西山过雪看。

文章投璧尽,心事断金寒。不但萧朱辈,论交自古难。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少年裘马结交场,壮岁功名竹帛光。海内黄金看意气,人间白雪见文章。

汝宁徐使君 其五

明代 李攀龙

水如垂瓠抱城流,西望千山入楚秋。帝谓使君终长者,褰帷不必更闽州。

长歌行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累累城上星,河汉流清光。耿耿不能寐,寤言起彷徨。

彷徨立中庭,辽辽夜未央。白云涂我衣,北风吹我裳。

还坐顾四壁,兰灯一何明。缄书寄远道,涕泣下纵横。

倦鸟无故林,游子无故乡。驱车出门去,徒侣相扶将。

顾中翰祭告德衡二藩兼有事沂山东海

明代 李攀龙

圣主新恩北极开,侍臣衔命出燕台。三齐茅土星潢近,二国松楸雨露回。

百丈自天垂瀑布,五云佳气接蓬莱。俱言海岳游偏壮,为有王褒作颂才。

寄吴明卿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梁园高宴日纷纷,帝子风流雅好文。若使平台宾客在,已知词赋不如君。

汝宁徐使君 其十

明代 李攀龙

解道文章老自知,中原病客重相思。故人寥落看如此,再领专城岂后时。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明代 李攀龙

材官十万绝大幕,踰河一战胡儿却。夜纵翼兵袭章渠,系以往封狼居胥。

姑衍山头列旗鼓,中坛拥纛陈首虏。帐前面缚三当户,骠骑将军醉歌舞。

北风千里云摧颓,瀚海波涛蹴日回。汉家天子雄才哉,捷书亲发柏梁台。

君持绣斧五原郡,牧马单于不敢问。黄沙白草寒冥冥,今年为王犁二庭。

录别 其四

明代 李攀龙

秋风西北来,萧萧动百草。荡子萧室家,悠悠在长道。

红颜能几时,弃捐一何早。对客发素书,零涕复盈抱。

上言故乡好,下言故人老。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应德琏

明代 李攀龙

郁郁西北云,千里驱重阴。临江大耀士,方舟载浮沈。

连波响风雨,长緤纷悲吟。分曹命超距,逸气不可禁。

君子在行伍,常怀饥渴心。非不愧细微,良遇日以深。

故山何时旋,徘徊中自任。

寄元美 其六

明代 李攀龙

落魄初看逐客情,风流又似弃繻生。路傍年少从他问,不必停车说姓名。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再领楼船护海滨,三持节钺扫边尘。怪来长得君王宠,自是麒麟阁上人。

录别 其五

明代 李攀龙

乖疑起恩爱,离别生欢娱。念子非一身,中怀难久俱。

握手一相失,奄忽秦与胡。新知自言乐,山海日以殊。

行路方未央,出门思故庐。浮云没景光,北风悲有馀。

褰裳复四顾,徘徊当路衢。结发在战场,皓首为征夫。

五子诗 其二 吴明卿

明代 李攀龙

吴生荡涤士,明德复何早。高举凌风翮,青云漫浩浩。

良士冠带会,斗酒弄辞藻。一弹中清商,下里难为好。

知音率已稀,隐几存吾道。众言纷盈庭,胶漆各自保。

掩耳走淆乱,褰裳度潢潦。骂坐岂尽狂,流俗令人老。

陆沈金马门,怀袖谏书草。白日有弃捐,游子悲不造。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北风吹雪雪毵毵,雪里开缄酒半酣。但说王家兄弟好,自应春色满江南。

子夜歌 其七

明代 李攀龙

相怜须及时,红颜不难老。郎自行由豫,它人已相保。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五

明代 李攀龙

处世苦无见,孤生非所忧。高言生同心,千载一相求。

穷贱解胶漆,弃置衰交游。昔我同门友,上书哀王侯。

明月皎夜光,踯躅不得投。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