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高斋只尺小蒙城,三载逍遥傲吏情。不是春风常入梦,谁知蝴蝶等功名。
前溪歌 其七
葵藿自有心,兰蕙自有香。黄瓜一小草,春风独不忘。
枝叶顿芬芳。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二
万里横行大破胡,沙场西北汉军孤。不因骠骑能深入,知有阴山瀚海无。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二
白发萧萧映酒垂,他乡秋色更堪悲。不知此日登高处,折得茱萸插向谁。
送潘令之邯郸 其四
邯郸出宰气何雄,伫日徵书奉汉宫。制锦但令成五色,如花岂羡鲍家骢。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四 瓢
山中无供养,时复饭胡麻。不是桃源水,何人漱落花。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二
相逢杯酒蓟门关,腰下并刀明月环。开匣赠君当落日,能令秋色满燕山。
寄怀子与
白云愁色满秋天,海上离心雁影传。那堪对酒书相忆,况复登楼月正圆。
自尔一携龙剑合,何人更问鹖冠篇。莫言十日平原饮,不是王孙得意年。
集张使君别业
清河迅寒流,金舆杳空翠。秋气舆高原,苍然西北至。
返照散疏林,萧条烟景异。零落复佳期,茅茨况幽致。
握手平生人,笑谈出往事。旧游数子尽,风流吾党备。
千金抵白发,一醉满君意。
送右史之京 其五
乞得梁园出汉关,那将春色动离颜。惟愁不见邹枚苦,赋就无人解往还。
二子诗 其二 谢茂秦
谢榛吾党彦,轗轲京华陌。黄金自不留,朱颜亦已掷。
韦布岂尽愚,咄嗟名士籍。握手金闺人,中情多所适。
目若营俦匹,踯躅难自释。倒屣公卿前,将须坐其席。
冠盖罗长衢,染翰日相索。遂令清庙音,乃在褐衣客。
一出游燕篇,流俗忽复易。还顾望鹿门,矫矫青云翮。
和周公瑕猗兰篇兼呈元美
玉指红颜拥上春,劳君一顾落梁尘。当时解赠同心句,汉省风流在几人。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一
雁门句注九关通,地接燕山帝通雄。使者汎舟从绛水,将军转饷入云中。
分藩忽壮朝廷色,开府深悬保障功。晋国莫强兵马地,股肱何但数河东。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二
车马纷纷满四邻,中丞不厌草堂贫。自从一为苍生起,高卧如君更几人。
感逝示克懋
春风吹动故人情,昨夜山阳玉笛声。若使红颜偏绂冕,谁将白发老诸生。
山斋牡丹 其二
西山风雨锦溪寒,春色沈沈醉牡丹。不是故人裁丽句,那能萧瑟病中看。
送吴人陆之箕
客有登台赋远游,蓟门金尽坐高秋。总怜岐路无知己,不向风尘为白头。
木落毗陵看过雁,月明张翰倚扁舟。未将簪绂论多病,草色姑苏到自愁。
春日自戏
自从移疾后,谁谓主恩疏。每及山林士,天颜满荐书。
答许右史 其二
王门隐者身坎坷,老曳长裾裾婀娜。自言能料一生事,及至干时计常左。
从它惨淡复为谁,即得新诗题向我。雨雪蓬蒿共三径,春色俜伶馀药裹。
浊醪但熟贫亦足,微官才罢病辄妥。胸中㙼块故须浇,乘兴往往无不可。
白眼生成薄禄相,青山合就渔樵夥。赵壹疾邪众所摈,邹阳暗投才应坐。
羡尔悠悠世上情,回头数子殊么么。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金马风流汉主恩,一时冠盖尽王孙。不知泽畔行吟日,那得周郎却在门。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汝宁徐使君 其十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一
咏古 其一
寄慰元美 其二
顾中翰祭告德衡二藩兼有事沂山东海
四时子夜歌 其五
和吴太常南楼烟雨之作
铙歌 其十六 临高台
虎跑寺泉
上朱大司空 其一
挽王中丞 其六
宿华顶玉井楼 其二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二
寄题况吉甫药湖别业在荷山下
杂兴 其七
重寄伯承
乌栖曲 其二
幽州马客吟歌 其四
酬殿卿寄惠达摩渡江图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三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五
送元美 其一
神弦歌三首 其三 圣郎曲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一
塞上曲送元美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二
郡斋同元美赋得明字
寄题离薋园 其一
紫骝马歌 其四
武太常贞母太常是遗腹子
蹛林歌
录别 其二
和子与留别 其一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三
跳梁行寄慰明卿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
秋日 其三
酬许使君读鄙诗见赠 其二
观猎 其一
幽州马客吟歌 其一
寄许殿卿 其一
酬右史题扇见赠
二山人孤山吟社得菲字
重寄元美 其二
寄余仲蔚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二
长歌行 其二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 其一
汝宁徐使君 其五
寄殿卿 其二
早夏示殿卿 其一
秋前夜过昆山寄仲蔚时元美兄弟俱就徵车
送郑生游大梁诗
五子诗 其二 吴明卿
和荅殿卿冬日招饮田间 其二
咏古 其二
题潘廷尉留馀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