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兰生有幽性,零露峻其姿。含芳在空谷,清风来御之。
孤根亦何伤,众草故难为。萎绝同粪壤,中情君岂知。
愿言置怀袖,延伫及良时。荃茅一以化,奈此菉与施。
得殿卿书兼寄张简秀才
久客疏归计,吾徒足醉眠。风尘犹逆旅,服食岂神仙。
老母须微禄,郎官亦冗员。时名非我意,诗句众人传。
鸡肋堪谁弃,蛾眉幸自全。羁情惊岁晚,法署向秋悬。
窃笑吹竽滥,深惭抱瓮贤。青云浮世外,白眼贵游前。
流俗终违性,佯狂始入玄。所甘才太拙,敢望病相怜。
寄字存加饭,兴言问着鞭。支离如昨日,飞动异当年。
直觊亡殷社,殷忧切御筵。逐臣收佩玦,大将与兵权。
报主谋安出,和戎议已偏。乘舆空汗血,锦绣被貂蝉。
帷幄今何事,京师未晏然。乾坤多垒后,仕宦畏途边。
海岱生瑶草,朋从拾紫烟。伊余方物役,回首蓟门天。
杨山人 其四
长裾不为王门宾,千金散尽江湖人。菰城一卧三十春,看尔红颜逐燕雀,终然白发行风尘。
杂兴 其九
逍遥临蓬池,言陟梁王台。还顾望大河,洪波渺悠哉。
飞雪蔽中原,北风千里来。驰驱名利途,无骏不驽骀。
精卫自微鸟,东海生尘埃。
岁杪放歌
终年著书一字无,中岁学道仍狂夫。劝君高枕且自爱,劝君浊醪且自沽。
何人不说宦游乐,如君弃官复不恶。何处不说有炎凉,如君杜门复不妨。
纵然疏拙非时调,便是悠悠亦所长。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三
少年裘马结交场,壮岁功名竹帛光。海内黄金看意气,人间白雪见文章。
别元美 其二
白云愁色满吴门,疋马孤舟不可论。一自河梁携手后,至今犹有未销魂。
病中赠殿卿 其一
夜来殊不病,那得似维摩。玄度谈名理,支公奈尔何。
哭公实 其一
逝矣梁公实,清时隐汉关。扁舟浮大海,健笔志名山。
岂悟风流尽,犹言洗沐还。文章憎白发,服食误红颜。
禅草来天上,玄经出世间。纵为华表鹤,羽翮已难攀。
刁斗篇
阴山战合胡天黑,汉兵大呼单于北。边秋日落五原屯,碛火夜连千灶食。
骠骑横戈拂铁衣,悲风黄草白榆飞。渡河鸟阵旌旗伏,卧壁龙沙鼓角希。
征人马上援枯骨,满地清霜刁斗发。朔气遥传瀚海云,寒声乱动轮台月。
掩笳骄雏听垂泣,按剑材官怒指发。宫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节凋幽窟。
谁能绝漠靖边氛,哀响如今不可闻。六郡少年思转斗,摐金犹忆李将军。
企喻歌 其二
放马大泽中,马饱勿复驱。宁断壮士肉,不断骏马刍。
与子与游保叔塔同赋
古塔松台对寂寥,高斋斜日傍寥樵。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
更倚连城明月动,并携双剑落星摇。若非赋有凌云气,笔厎天花可自飘。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 其一
太行山色倚㠝岏,绝顶清秋万里看。地坼黄河趋碣石,天回紫塞抱长安。
悲风大壑飞流折,白日千厓落木寒。向夕振衣来朔雨,关门萧瑟罢凭栏。
汝宁徐使君 其四
鸿陂东注汝阳城,太守乘春出劝耕。童子但须骑竹马,夹车休唱芋魁羹。
答殿卿代寄正甫
凌云赋出罢朝天,今日恩深汉帝年。寄语故人杨得意,白头堪作病相怜。
重寄伯承
桃花不似玉颜红,顾影扬蛾入汉宫。才说长门人便老,黄金无赋买春风。
古诗后十九首 其九
独鹄西北逝,逸响一何哀。念当生别离,欲去复徘徊。
不惜寒气厉,但伤羽翼摧。我有鸳鸯绮,无衣谁为裁。
四时子夜歌 其二
绮窗媚初月,罗帐褰春风。欢复自顾虑,崎岖当奈侬。
子夜歌 其七
相怜须及时,红颜不难老。郎自行由豫,它人已相保。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三
结屋临湖八九椽,白云秋色共萧然。若言长者无车辙,何得中丞乞俸钱。
录别 其八
浮云满天地,荡子欲安之。努力事行役,弃置以为期。
少年盛意气,慷慨生别离。㷀㷀无根蓬,翩翩中林鵻。
马上不得语,涕泪各累累。君但重自爱,远道归有时。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过刘簿山斋
前溪歌 其五
寄殿卿 其一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四 瓢
寄赠元美四首 其一 石耳
莫愁乐 其四
和聂仪部明妃曲
重别魏使君 其三
哭子相 其一
四时子夜歌 其六
幽州马客吟歌 其三
宿华顶玉井楼 其一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一
郡斋同元美赋得桥字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二
送元美 其二
碣石篇 其二
答寄俞仲蔚 其一
赠子与
荅寄用晦王孙 其一
子夜歌 其九
高光州孤山精舍
琅琊王歌 其五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四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 其二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二
酬皇甫虞部
哭公实 其五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一
别元美 其一
和周公瑕猗兰篇兼呈元美
寄刘子方斗酒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夏日张茂才见枉林园 其一
襄阳蹋铜蹄 其三
寄吴明卿 其八
答赠沈孟学 其四
集张使君别业
题潘廷尉留馀堂
襄阳乐 其五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一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一
录别 其十
铙歌 其十一 芳树
古意 其六
为南海钟侍御题金台遥祝卷 其一
此儿行重寄明卿
咏古 其六
送吴人陆之箕
艳歌行 其一
五日与殿卿游北渚 其二
秋前夜过昆山寄仲蔚时元美兄弟俱就徵车
寄元美 其七
宿林泉观
前溪歌 其七
山斋牡丹 其二
和许长史玉函宫携妓 其一
乌夜啼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