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寄岳州孙屯田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度岭失群山,千峰出天际。方欣左右看,屡改萦回势。
胜事谁与同,芬然有兰蕙。
野鸽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七
河畔有钓翁,团泥为瓮缶。坐想秦人声,思倾杜陵酒。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周原开陇隧,卤部葬名臣。北极履声绝,东朝车迹湮。
藏舟移夜壑,栖鵩去承尘。共看刘宽墓,碑阴几许人。
送刘㢸秘校赴婺源
云木葱茏处,鸡鸣古县城。山高地多险,源近水偏清。
斫漆资商货,栽茶杂赋征。案头龙尾砚,切莫苦求精。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洛阳牡丹
早春田行
春日游龙门山寺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八
细雨春冈滑,无因驻马蹄。裘单怀后侣,风急过前溪。
近寺闻鱼鼓,穿林听竹鸡。田家舂正急,炊饭待锄犁。
拟陶体三首 其三 目释
我居元首间,分并日月光。左右各照曜,盲一岂相妨。
尚恐有所翳,独见不能强。嗟尔手与足,何为欲竞伤。
捉驰自有职,勿使心悲凉。
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
送刘推官贡甫赴汝州
苑路如绳直,郊亭一雨过。浅沙车辙稳,晴树昼阴多。
牧马方鸣泽,芸瓜已满坡。今闻从事去,试听壤人歌。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西南产脩竹,色异东筠绿。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百果各甘酸,或由人所植。木瓜闻卫诗,赠好非玉色。
投此琼玖报,盖重车马饰。贵贱今既殊,凌纸字翕赩。
一一如明珠,自得见安格。复何备国风,庶亦见王泽。
捧之为重赐,诵已乃忘食。幸资药品用,少助宣调力。
南土加文章,中州异肥瘠。公将和鼎餗,微意愿寻绎。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董生方好雅,兹日为扫扉。森尔延嘉为,欢然去尘机。
有客振双袂,敢言阳春晖。聊停玉麈尾,为歌金缕衣。
古辞何稠叠,无乃惜芳菲。三闾不餔糟,二子自采薇。
虽留千载清,未免当时饥。吾爱曹公诗,古来不敢非。
人生若朝露,舍醉当何归。四座惊此语,未厌翠觞飞。
胡能后天地,何可恃轻肥。沉酣且长咏,白首空歔欷。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狮子岩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其二
后园桃李花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六 蕲竹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颖川西湖春色寄献尚书晏公
送王正仲长
张法曹归阙
九月二日梦后寄裴如晦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答中道小疾见寄
刘弟示诗一轴走笔答之
留别李君君颇有归意而未遂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隐真亭
送红梅行之有诗和依其韵和
依韵和永叔见寄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 其二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四 舞风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和中道雨树
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金明池游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又平律一首
依韵和达观师闻蝉
依韵和通判二月十五日雨中
送田遵古秀才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翠羽辞
拟王维观猎
送毛秘校罢
赠琴僧知白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其二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犬
送方进士游庐山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村豪
永叔进道堂夜话
依韵马都官宿县斋
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咏扇
万表臣报山傍
得山雨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梦登河汉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水荭
五月五日
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赠之
次韵和再拜
李审言遗酒
西禅院竹
夜行忆山中
将行赛昭亭祠喜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