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昏。来新去成故,俯仰变凉温。
有贵则有贱,未若贱常存。骍牛慕孤㹠,黄犬悲东门。
祸福相为基,损益不复言。吾祖入吴市,应龙非伏辕。
闻宣叔挺之围棋
人以棋销日,我观棋辄寐。未必尽死生,何兹较愚智。
只将多胜少,复取先为利。不若酒之贤,悠然共醒醉。
次韵和表臣惠符离去岁重酝酒时与杜挺之李宣
一日曲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异同
游隐静山
送宋中道太博倅广平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雪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久作大梁客,贫留小阮醒。
滩愁江舸涩,祠信楚巫灵。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西南产脩竹,色异东筠绿。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禽言四首 其三 山鸟
婆饼焦,儿不食。尔父向何之,尔母山头化为石。山头化石可奈何,遂作微禽啼不息。
送崔秀才 其一
晨风无定巢,远寄鹪鹩枝。天寒鼓翼健,粒食宁所窥。
大泽多群羽,翱翔各有时。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羁。
送何遁山人归蜀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永叔内翰见访
元日朝
和公仪龙图忆小鹤
泊下黄溪
黄溪晚来泊,得见田家微。刺艇斜阳下,耕洲载来归。牛鸣向窂犊,犬喜入人衣。复有返樵者,檐枯翘雉肥。
欲阴
鸲鹆知天风,鹁鸪知天雨。途路厌尘昏,车马烦泥沮。
阴仍老易觉,体质预辛楚。安坐与壮年,慎勿忘酒脯。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十五日雪三首 其二
赠京西陈郎中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又平律一首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于会庆堂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和中道雨树
玉汝赠永与冰蜜梨十颗
依韵和子聪见寄
九月二日梦后寄裴如晦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游水帘岩
永叔进道堂夜话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八 殿中飞
语鸩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
岸贫
李审言遗酒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八 象戏
醉翁吟
田家语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五大字
逢曾子固
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雍丘遇雨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再依韵
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三 白莲堂
元政上人游终南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云间月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依韵和载阳郊外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七 华亭谷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其二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五 萱草
潘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黄先游浙矣依韵酬
汝坟贫女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六 明月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寄渭州经略王龙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