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颖公遗碧霄峰茗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和永叔六篇 其六 啼鸟
提胡芦,提胡芦,尔莫劝翁沽美酒。公多金钱赐醇酎,名声压时为不朽。
百舌子,百舌子,春泥方滑滑。泥虽滑滑辇道平,莫学竹鸡言易发。
深宫许尔来报春,便是好鸟同其群。清声啭入君王耳,安用穿丛苦避人。
桃李无言何所益,毕竟有谢须纷纷。莫以荣华长不歇,人间已见翟公门。
安不忘危谁可贵,贵时能忆困时闻。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再送正仲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闻宣叔挺之围棋
人以棋销日,我观棋辄寐。未必尽死生,何兹较愚智。
只将多胜少,复取先为利。不若酒之贤,悠然共醒醉。
施君挽歌
哀铎悽悽里,铭旌杳杳中。涧云销穗帐,山雨入蒿宫。
世路行来久,泉途去莫穷。素吟应共葬,饮韵在松风。
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
幽庙
拟张九龄咏燕
雨中移竹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早行道中相逢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人心本好静,世事方扰扰。丘壑未去时,庭中结山小。
长欲见苍翠,何须听猿鸟。有志同尚平,当期婚嫁了。
赠琴僧知白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其二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廨後木芙蓉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元日朝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昭信淮上
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
得山雨
和韩子华桂花
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表臣斋中阅画而饮
九月二日梦后寄裴如晦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黄敏复尉新城
咏严子陵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遇画工来嵩
和正仲再和罢饮
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县署西园
依韵和希深立春后祀风伯雨师毕过午桥庄
欲雪复晴
拟王维偶然作
寄滁州欧阳永叔
得王介甫常州书
闻学士院试含桃荐寝庙诗拟作
李审言遗酒
依韵和载阳郊外
咏蜘蛛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真州东园
逢曾子固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 三醉石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四石楼
雨燕
和公仪龙图忆小鹤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于会庆堂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重答和永叔
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
李宣叔秘丞遗川笺及粉纸二轴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一 铁瓮城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雨还
陶者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月过节始开偶书见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采芡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
送臧尉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送田遵古秀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