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汴之水,入于泗,黄流清淮为一致。上牵下橹日夜来,千人同济兮万人利。
利何谓,国之漕,商之货,实所寄。
石兰
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
赠张伯益
张伯益,风义自足常游遨,醉弹琵琶声嘈嘈。雷车急辊蛟龙号,曲终放拨解紫绦。
勇气索笔作小篆,李斯复出秦碑高。不数宣王石鼓文,快健欲敌横磨刀。
弈棋丝桐且置之,众善多取精神劳。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余姚陈寺丞
糟淮鲌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
朱桵
张太素之邠幕
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
舟次山阳呈王宗说寺丞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三 庖烟
羃历庖烟出綵油,欲通云雾未能周。湿薪烧尽日停午,试问霏霏何处浮。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背市面山色,平目观白云。渔舟溪上歌,游客栏边闻。
俯檐翠柏瘦,蔓篱秋实蕡。偶来心意静,尘虑如扫坌。
翠羽辞
次韵和司马学士虑囚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其三 含珠林
山为骊龙蟠,谷作骊龙腮。珠树存其间,谁采明月来。
何须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闻宣叔挺之围棋
人以棋销日,我观棋辄寐。未必尽死生,何兹较愚智。
只将多胜少,复取先为利。不若酒之贤,悠然共醒醉。
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与见过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后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一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张修赴威胜军判官
饮韩仲文家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 其三
缑山子晋祠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 三醉石
和公仪龙图忆小鹤
禽言四首 其三 山鸟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咏苜蓿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桓妒妻
五月五日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韵语答永叔内翰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
留别李君锡学士
夜与原甫江家步归
逢牧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
依韵和通判二月十五日雨中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于都门外遂宿舟中明日留馔脍
辩疑赠献甫
依韵和
答裴如晦
依韵和希深立春后祀风伯雨师毕过午桥庄
送何遁山人归蜀
李宣叔秘丞遗川笺及粉纸二轴
阻风宿大信口
和中道雨树
咏象韩子华邀赋
永叔赠绢二十匹
洛阳牡丹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鲁山山行
杜和州寄新醅吴正仲云家有海鲜约予携往就酌
梦后寄欧阳永叔
过鸣雁城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永叔内翰见访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颖公遗碧霄峰茗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依韵王司封宝臣答卷
依韵和张中乐寺丞见赠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新霜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