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宋代 梅尧臣

圣人於诗言,曾否专其中。
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
自下而磨上,是之谓国风。
雅章及颂篇,刺美亦道同。
不独识鸟兽,而为文字工。
屈原作离骚,自哀其志穷。
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
尔来道颇丧,有作皆言空。
烟云写形象,葩卉咏青红。
人事极谀谄,引古称辨雄。
经营唯切偶,荣利因被蒙。
遂使世上人,只曰一艺充。
以巧比戏弈,以声喻鸣桐。
嗟嗟一何隔,甘用无言终。
然古有登歌,缘辞合徵宫。
辞由士大夫,不出於瞽蒙。
予言与时辈,难用犹笃癃。
虽唱谁能听,所遇辄瘖聋。
诸君前有赠,爱我言过丰。
君家好兄弟,响合如笙丛。
虽欲一一报,强说恐非衷。
聊书类顽石,不敢事磨砻。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五

宋代 梅尧臣

茸茸剪熟丝,雨染燕脂晕。满树敛黄昏,槿花无此分。

再送正仲

宋代 梅尧臣

拟君杜鹃花,发当杜鹃时。
朱袍照白杜,光彩生路岐。
自比青鼠爪,中心如乱丝。
丝乱复不理,况复远别离。
倾觞恨不深,立马恨不迟。
千山从此隔,三岁或前期。
尔後各寄书,空识满纸辞。
非如笑言乐,但有牵怀悲。
念昔苏与李,徘徊问何之。

余令之会稽新昌

宋代 梅尧臣

越舸将渡西陵时,腊雪欲作阴云垂。
古岸潮回夜冰阁,冰上鲤鱼红尾髻。
知君奉亲聊自得,穷冬涉险仍熙熙。
县民但可观此意,休羡江边孝女碑。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宋代 梅尧臣

渠渠梁照日,泯泯水分京。
激作飞岩势,流为杂佩声。
图书无近迹,草树有冬荣。
景落人间处,漂花出古城。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宋代 梅尧臣

东望淮海间,恨无鸿鹄羽。
鸿鹄日已飞,风雪岁将暮。
忆听谈老庄,达生无恐惧。
我今齿发疏,何异树有蠹。
离别不必道,俛仰已成故。
书问虽懒为,梦寐则往屡。
乘桴思仲尼,好勇惭季路。
愿希隆中卧,不是邀三顾。
二公廊庙才,酬寄封尺素。
皋夔久相称,舜禹时已遇。
举杯向明月,此意聊可寓。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宋代 梅尧臣

虢州紫石如紫泥,中有莹白象明月。
黑文天画不可穷,桂树婆娑生意发。
其形方广盈尺间,造化施工常不没。
虢州得之自山窟,持作名卿砚傍物。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宋代 梅尧臣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

宋代 梅尧臣

殿幄陈金石,宫梧集凤凰。侍臣严虎帐,法衮被龙章。

九谷初登稔,群黎共乐康。宴盘犀作镇,舞缀锦成行。

玉椀盛冰滑,纱笼奏馔凉。庑深容小语,槐密漏微阳。

庭立卫兼霍,坐尊萧与张。清尘汲瑶井,泛宇蔼天香。

兽跃缘橦地,旗开踏鞠场。楼传红帻唱,帘隐内家妆。

鸱攫曾无弹,蜂来误有芳。门傍铜铸马,帝所翠为觞。

万国趋王会,诸公佩水苍。螭头左史笔,陛楯半更郎。

雅著明时乐,需言盛德光。添花慕平一,赐菊异元常。

身已陪多士,心宁愧下乡。薄才何所补,歌咏播殊疆。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宋代 梅尧臣

夕寝北窗下,青山梦与寻。
相欢不异昔,胜事却疑今。
风雨幽林静,云烟古寺深。
揽衣方有感,还喜问来音。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十五 牧笛

宋代 梅尧臣

牧人乐下牧,背骑吹短笛。声穿吴云低,韵入楚梅的。

谁嗟苦调急,自与幽意寂。应同尧时民,歌将土壤击。

周仲章通判润州

宋代 梅尧臣

昔过京口山,断崖如巩洛。
抱谷黄芹泥,百丈耸垠堮。
山岭与江面,地脉水可度。
欲凿无浅泉,孰云南土薄。
君为别乘去,便比北州乐。
已免卑湿忧,仍离鴞鹏恶。
况逢休明时,秋堞罢严柝。
夜爱寒江潮,月临甘露阁。
置酒发浩歌,万里波欲却。
霜蟹肥可钓,水鳞活堪斫。
纵饮不须休,未应沧海涸。
终当笑杨雄,穷壁常寂寞。
更知首阳人,薇蕨事亦错。
不若阮步兵,醉鞍伸两脚。
太守必吾徒,傥能时就酌。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宋代 梅尧臣

吾年将五十,尚未暇读易。一闻蒙亭说,乃见适所适。

维时明进退,岂不在泉石。野服制升越,山庖盛鸡蹠。

床头龙唇琴,案上科斗籍。风物稍佳时,把酒会三益。

况以兄为郎,仕也人岂迫。垂之爱之深,自匪逢时客。

和永叔六篇 其六 啼鸟

宋代 梅尧臣

提胡芦,提胡芦,尔莫劝翁沽美酒。公多金钱赐醇酎,名声压时为不朽。

百舌子,百舌子,春泥方滑滑。泥虽滑滑辇道平,莫学竹鸡言易发。

深宫许尔来报春,便是好鸟同其群。清声啭入君王耳,安用穿丛苦避人。

桃李无言何所益,毕竟有谢须纷纷。莫以荣华长不歇,人间已见翟公门。

安不忘危谁可贵,贵时能忆困时闻。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宋代 梅尧臣

信如季子贤,自昔知能几。
依约有荒祠,寂寥无奠篚。
坏梁生湿菌,古木凭山鬼。
英灵岂顾兹,青史辞亹亹。

坐睡依韵和持国

宋代 梅尧臣

坐久既生倦,渐看冠佩斜。
钟声传紫禁,乌影转西华。
窃印後当致,触屏前未嘉。
不为疏慢意,何用北窗夸。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八 殿中飞

宋代 梅尧臣

玉几当中宝作床,无端絮惹御袍香。群公唱第鱼龙化,列侍金阶若堵墙。

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

宋代 梅尧臣

折却毛鱼一品资,吴郎声屈向吾诗。
若论鮆子无复著,冤气冲喉未可知。

永叔内翰见访

宋代 梅尧臣

内相能来顾,为郎乐有余。
儿童争拂榻,门巷劣容车。
掩扇知秋意,窥墙省旧书。
经年三枉驾,未与故人疏。

送施縡秀才下第

宋代 梅尧臣

君尝老于敌,轻彼群儿嬉。坚锐不可恃,屡北还自疲。

胸中多奇秘,既衄何所为。东走沧海上,夏果采荔枝。

奉亲乐无涯,岂愧禄仕迟。

哀国子黄助教

宋代 梅尧臣

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各秋。
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
闽称黄夫子,常恐学不流。
有徒如浮萍,匝匝围刳舟。
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
去年来京师,满箧分寄投。
半在吴楚间,半入赵卫陬。
昨日大官荐,青袍变绨裘。
今朝为异物,寸禄与命雠。
独闻邯郸公,哀之使敛收。
曷其禀赋薄,安得被王侯。
旅殡欲焉托,定将葬何州。
生为四方游,死当不择丘。
岂必归故乡,万里过山头。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