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宵梦宋子语,昼得宋子书。书意与梦语,曾不异往初。
昔我遭家难,逢子亦在庐。我南君大梁,千里非隔疏。
念处天地中,天地犹一车。日月为两毂,星辰随徐徐。
昼夜转不已,载之将焉如。冉冉趋死乡,万古曾无馀。
其间乃有梦,觉实梦何虚。何虚亦何实,及尽皆同墟。
身世既若此,合离休叹诸。
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
六月御沟驰道间,青槐花上夏云山。退朝侧帽惊时晚,近树闻香暗咏闲。
新雨贾生车喜出,旧年潘岳鬓添斑。老惭太学无经术,空饱齑盐强往还。
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八 殿中飞
玉几当中宝作床,无端絮惹御袍香。群公唱第鱼龙化,列侍金阶若堵墙。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
遇画工来嵩
朝来又入扬州郭,千万中人识者谁。唯有来嵩曾画我,依稀见似昔年时。
永济仓书事
贷米于如晦
举家鸣鹅雁,突冷无晨炊。大贫丐小贫,安能不相嗤。
幸存颜氏帖,况有陶公诗。乞米与乞食,皆是前人为。
夜听邻家唱
依韵和载阳郊外
近隰葱茏曙,惊乌睥睨啼。日光林杪动,吹骑管中嘶。
路绕寒原古,烟横远戍迷。今来异宾孟,谁复叹雄鸡。
正阳驿舍梦郑并州寄书开之即三山图也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八 袯襫
上袯与下襫,青蓑苦能织。晓披春雨来,晚晒阳坡侧。
蔽身常自足,冲湿曾为得。任从野风吹,已敌寒蓬色。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
和吴冲卿元会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 三醉石
相期物外游,共醉仙坛石。举手薄高穹,清风生两腋。
都忘尘世烦,笑傲聊为适。
送红梅行之有诗和依其韵和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
李廷臣
夹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咏秤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后园桃李花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铜坑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张太素之邠幕
哀国子黄助教
施君挽歌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送杨辩青州司理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欧阳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韩子华吴长文二舍人同过弊庐值出不及见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青龙海上观潮
考试毕登铨楼
稚子获雀雏
拟玉台体七首 其三 雨中归
中秋与希深别後月下寄
寄题沈比部江州齐云楼
赠琴僧知白
送田遵古秀才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
河南张应之东斋
隐真亭
依韵四和正仲
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南邻萧寺丞夜话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拟陶体三首 其三 目释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游水帘岩
雨燕
寄麦门冬于符公院
洛阳牡丹
雨中移竹
送可教僧归越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昭信淮上
有睹十一月七日
泰州王学士寄车螯蛤蜊
忆吴松江晚泊
嘲江翁还接篱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颖州女郎台寺
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
春日游龙门山寺
登乾明院碧藓亭
廨後木芙蓉
逢牧
送刘推官贡甫赴汝州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村豪
赠京西陈郎中
再别仲仪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二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丁端公北使
次韵王舍人忆省中小桃寄江学士
啄木二首
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