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百果各甘酸,或由人所植。木瓜闻卫诗,赠好非玉色。
投此琼玖报,盖重车马饰。贵贱今既殊,凌纸字翕赩。
一一如明珠,自得见安格。复何备国风,庶亦见王泽。
捧之为重赐,诵已乃忘食。幸资药品用,少助宣调力。
南土加文章,中州异肥瘠。公将和鼎餗,微意愿寻绎。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水荭
灼灼有芳艳,本生江汉滨。临风轻笑久,隔浦淡妆新。
白鹭烟中客,红蕖水上邻。无香结珠穗,秋露浥罗巾。
閒咏寄呈次道
我閒日贫缚,子閒数疾缠。閒固不可常,吾观与子然。
吾与子嗜学,岂独閒穷年。安安者谁欤,分亦似所偏。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硙
湖壖此兴硙,许俗见仍稀。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
水如岩下过,人悟雪中归。坐想韩夫子,心应不道非。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一 登太室中峰
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霶霈。
咏宋中道宅棕榈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
拣
紫丝晕粉缀藓花,绿罗布叶攒飞霞。莺舌未调香萼醉,柔风细吹铜梗斜。
金鞍结束果下马,低枝不碍无阑遮。长陵小市见阿姊,浓薰馥郁升钿车。
莫轻贫贱出闾巷,迎入汉宫人自誇。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几日不行圃,野草过人头。客怪若荒秽,谁与持锄钩。
虽然自薅薙,抱痾方告休。即当秋风高,扫箨将迟游。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正阳驿舍梦郑并州寄书开之即三山图也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颖川西湖春色寄献尚书晏公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送董传
社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
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江君丈人意,莫入楚乡深。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送曾子固苏轼
屈宋出于楚,王马出于蜀。荀杨亦二国,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数年,高下非近局。钩陈豹尾科,登俊何炳缛。
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父子兄弟间,光辉自联属。
古何相辽阔,今何相迩续。朝廷有巨公,讲索无遗录。
正如唐虞时,元凯同启沃。何言五百载,此论不可告。
二君从兹归,名价同惊俗。
和韩子华桂花
寄维阳
当时永叔在扬州,中秋待月后池头。约公准拟与我敌,是夜二雄张利矛。
我时小却避其锐,风愁雨怛常娥羞。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树婆娑而枝虬。
作诗誇诧疑天公,爱惜光彩向此收。四坐稽颡叹辩敏,文字响亮如清球。
更后数日我北去,相与送别城门楼。谁知康成能饮酒,一饮三百杯不休。
鸡鸣各自便分散,山光寺侧停画舟。我来谒公公未起,卧索大白须扶头。
而今倏忽已八载,公领府事予居忧。欧阳始是玉堂客,批章草诏传星流。
问公可忆羊叔子,虽在军中常缓带而轻裘。寄声千里能信不。
桓妒妻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缑山子晋祠
南邻萧寺丞夜话
余令之会稽新昌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咏双杏子其核亦然
泊下黄溪
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送宋中道太博倅广平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同在阁下
丁端公北使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舟中遇雪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闻临淄公薨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
隐真亭
舟上采菊
河南张应之东斋
汝坟贫女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三 庖烟
依韵和通判二月十五日雨中
惜春三首
取
元忠示胡人下程图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谕乌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后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咏扇
重送祖择之北使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
至第四铺二首
次韵永叔乞药有感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二北固山
早至颖上县
李审言遗酒
舟中闻蛩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新霜感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咏严子陵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饮酒呈邻几原甫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秋风篇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二
蔡河阻浅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四 舞风
过鸣雁城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
雨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