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禽言四首其一子规
拟王维观猎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题姑苏邵氏园居
依韵和张中乐寺丞见赠
依韵和太祝同诸君游园湖见寄
语鸩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七 华亭谷
断岸三百里,萦带松江流。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
闲意见水鸟,日共泛觥筹。何当骑鲸鱼,一去几千秋。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遇画工来嵩
朝来又入扬州郭,千万中人识者谁。唯有来嵩曾画我,依稀见似昔年时。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赠黄庭筠举进士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舟中遇雪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芳梅何茜茜,素叶吐层层。近腊寒犹劲,先春气已承。
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有意常欺雪,无功合镂冰。
早烟笼玉暖,冻雨浴脂凝。汉女新妆薄,燕姬瘦骨棱。
压枝唯恐折,簇萼似难胜。神物终来护,江乡未解矜。
独奇心岂欲,寄远客何曾。不见黄鹂度,宁防粉蝶凌。
月光临更好,溪水照偏能。画轴开云雾,宫刀剪綵缯。
都无笔可衒,莫信巧堪凭。丹杏尘多杂,夭桃俗所称。
故林尝渴望,大庾更愁登。重和阳春曲,声辞猥愧仍。
雨中移竹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得山雨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涂山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采芡
啄木二首
送杨辩青州司理
次韵和表臣惠符离去岁重酝酒时与杜挺之李宣
书谢师厚至
万表臣报山傍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其二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和永叔六篇 其六 啼鸟
昭亭潭上别弟
赠琴僧知白
丁端公北使
村豪
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送崔秀才 其一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八 袯襫
陶者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赠刘谋合副
送黄生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留别李君君颇有归意而未遂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二
诸韩来会别
感李花
禽言四首 其二 提壶
咏双杏子其核亦然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
潘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黄先游浙矣依韵酬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汝坟贫女
永叔内翰见访
五月十日雨中饮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月过节始开偶书见
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
醉中和王平甫
答裴如晦
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
依韵和希深立春后祀风伯雨师毕过午桥庄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忆吴松江晚泊
考试毕登铨楼
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
苏祠部通判洪州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